4月,在北京用友產業園的數智劇院里,近千位來自30個行業的人士,參加了一年一度的用友BIP技術大會。在數智化轉型的一個轉折點,讓我們看到了來自國產數智化服務提供商的底蘊,我們可以驕傲的說,在數智化2.0時代,國產廠商可以挑大梁。
中船信息董事長張凱在做主題分享時坦言,對于數字化轉型,自己感到了緊迫和壓力,“以2023年作為一個時間點,數字化已翻起了下一頁”。根據IDC的定義,2023年,企業將從數字化轉型時代進入到數字化業務時代。這與用友所提的數智化2.0時代不謀而合,從業務的數字化轉向數據的業務化。
新的階段催生了新的需求。一方面,企業需要采用統一的數智化規劃與頂層設計,圍繞生產、經營及管理主題,進行融合化應用創新,重視并系統推進數據治理,全面升級數智底座。
另一方面,數智化又疊加了國產化浪潮。企業在升級數智底座實現數智化轉型升級的同時,需要滿足安全可信、自主可控的需求,真正實現價值化國產替代。
01 “頭部企業數智化走入無人區”
“實際上,很多頭部企業已走入無人區,對數智化系統提出了更高要求。”用友網絡副總裁羅小江說。根據業界在用友BIP技術大會上探討,目前企業正面臨一些重大變革,有幾個重要的數智化方向:
首先是人工智能優先。今年以ChatGPT為代表的大模型,帶來了人工智能技術范式的變革,將對生產力和創新帶來深遠影響。不少企業感到了緊迫性,金融、電力、通信、交通等一批行業龍頭,正在嘗試將智能與企業應用場景深度融合,探索大模型在企業落地的可能性。
其次是龍頭企業都在做產業鏈上下游融合,以及價值網的業務協同。以造船業為例,造出一條船要涉獵80%的工業門類,需要龐雜的工業業態組織,以及設計、研發、生產和管理。而光把船造出來也不行,制造還要與物流價值網融合,才能展開服務。相對于這些需求,當下縱向線狀組織和運行的模式,讓溝通和協作非常困難,數據也難以互通。圍繞數據驅動平臺,形成新的網絡拓撲和治理模式,已迫在眉睫。
與此同時,大型央國企已把鏈長制建設提上日程。2022年國資委召開推進會,貫徹“中央企業等國有企業要勇當現代產業鏈鏈長”,央國企也因而有了構筑更平臺化、體系化協同方式的需求。
再次是企業利用數據資產來創新業務。數據已成為第五大生產要素。IDC總結,從數字化轉型,到數智化轉型,一個明顯的特征是企業越來越多地去銷售數字化產品。。根據IDC的預測,到2027年,中國2000強公司40%的收入將源于數字化產品和服務。比如,中遠集團下屬數科公司,通過公開數據和人工智能對全球23萬條船的航際、裝卸貨數據進行追蹤分析,2022年,通過數據創造的價值達到數千萬元。
其四是企業組織的靈活變化與多形態運營管理。近些年,央國企的管理架構在不斷調整進化。此外,一些企業由于業務擴展或模式改變,連接的需要由純內部連接轉為ToB、ToC的連接,導致用戶量激增。比如過去車企的IT僅限于內部幾千員工使用,后來因為連接上下游產業鏈。擴展到幾萬人用。再如新能源車會應用到車聯網技術、自動駕駛技術,背后都由數智化平臺支撐。這時候的系統用戶,數量級從幾萬增長到上百萬。一切不確定性因素都會對數智化系統帶來不小的挑戰。“這些都需要彈性的平臺架構、可組裝的應用、IT工程化運營機制去適配數智化系統的柔韌性。同時,對數據也提出要求,共享的同時要確保數據隔離。”用友羅小江總結。
其五企業出海落地提出現實要求。企業會選擇不同的云平臺,要求應用可以在不同云之間遷移。包括混合云成為常態,企業云上云下的技術同步,越來越受關注。
其六是安全和自主可控。由于地緣政治等原因,企業對安全供應鏈穩定等提出更高要求,需要自主創新的數智化平臺來引領產業發展。
02 升級數智化底座是當下核心訴求
進入數智化2.0階段,企業提出了更高要求,當下,這是一個企業和數智化廠商的共創過程。
今天的數智化轉型一定是體系化的。實際上,有業內人士告訴數智前線,行業基本達成共識,今天的數智化,要建設或升級數智化底座,在這之上進行業務、管理的創新。由此可見,數智化底座是企業轉型過程中的必然選擇。
基于這樣的產業現狀,用友和IDC針對大型企業設計了數智化實現的路徑,其中統一數智底座,是第一個階段的核心。
實際上,用友這些年根據用戶數智化轉型需求也在不斷打磨數智平臺,幫助企業構建和升級數智化底座。2010年,用友iuap正式進入市場;到2014年,它成為國內首個純云原生PaaS平臺。如今,iuap累積了用友35年服務數百萬企業客戶的人財物項、產供銷研等10大領域的應用實踐。
羅小江介紹,去年至今,該平臺有了大的躍升。
比如,針對企業的AI First,用友今年推出了數智員工。目前有1000多個開箱即用的機器人,覆蓋1000多個AI智能場景。明日控股就在利用AI能力,對供應商進行畫像。用友也已啟動企業服務大模型訓練。數智前線獲悉,用友近日成為阿里通義千問大模型首批合作伙伴,探索阿里大模型與BIP的結合。
企業亟需將數據轉化成有價值的資產,數據治理已從企業走向產業,這需要數智化底座支持產業鏈甚至跨產業鏈的數據治理。如國內某裝備業龍頭企業,有大量海外訂單,訂單逾期會遭受驚人的處罰。為此,他們與用友合作,引入天氣、航運、公路交通等數據,再結合供貨商的產能數據、自身的生產數據,及時調整生產計劃,對整個生產運營進行風控。
針對企業出海,其中一個關鍵是云中立,iuap能適配主流IaaS和PaaS,并能提供一套完整的遷移工具,跨云遷移變得更簡單。利用這樣的能力,用友支持了極兔速遞在亞洲、美洲、中東各地區,覆蓋2萬多網點,支持員工35萬。此外,用友iuap還有一套云上云下一體化的能力,客戶在本地化環境中,可以跟云上環境完全同步。
一些企業提出了業業協同和業財協同。實際上,財務是天然的數據中心,但此前因為對接困難、缺少業務數據支撐,財務報表很難觸碰到業務痛點,難以成為管理者的決策工具。北京市地鐵運營有限公司在用友BIP之上,建立了統一的財務域數據中心,將不同數據庫的數據集合起來。之后,通過平臺實現企業業務透視,管理者能以數據來驅動支撐決策。
03、信創大勢下的價值化國產替代
如果說數智化轉型更多是央國企改革、提升發展效率和質量必須要走的一條路,那么現在有了更高層次的要求,不僅要轉型,同時也需要滿足安全可信、自主可控的信創要求。
2022年9月,國資委下發了“79號文”,全面指導國資信創產業發展和進度。其中,央企要求在2027年之前基本上完成全面替換、應替盡替、能替就替三個方面。而在今年4月中下旬,國資委下屬的中資信息技術應用創新促進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信創公司)正式揭牌。成立信創公司被認為開啟了新的征程。
用友 提出國產化替代不僅僅是把ERP、CRM等軟件換成國內的,而是要以新的思路、新的應用將數智化與信創化相結合。比如它是基于新一代數字智能技術、真正云原生技術架構、創新應用架構、信創國產化的特點,只有滿足這些才能真正滿足這輪國產替代的要求。
信創是大型國企必須要走的路。在國產替代的背景下,這兩年再疊加數科公司轉型的因素,信創已經成為央國企數智化轉型的必要條件。
如何實現真正的價值化國產替代,是用友一直在努力的方向。除了前面提到,基于領先的技術與架構,以及對業務的理解、數據價值的應用,來幫助企業升級數智化底座,帶來管理與業務創新,用友還搭建了全棧適配的數智化信創平臺和全面的信息安全防護體系,牽引國內信創生態體系的建設,來滿足企業數智化時代的信創需要。
用友提供“數智化+信創化”相結合的價值化國產替代解決方案,并按照咨詢診斷、解耦重構、價值方案、平穩實現和敏捷迭代等五個步驟幫助企業實現國產替代。
為助力更多企業實現數智化與信創化相結合的價值化國產替代升級,用友聯合麒麟軟件有限公司、中科方德軟件有限公司、武漢達夢數據庫有限公司、飛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海光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奇安信、統信軟件技術有限公司等信創生態廠商,共同成立“信創領先實踐聯盟”。聯盟成員將發揮各自優勢,共贏信創生態發展,聯合打造信創解決方案,助力千行百業信創領先實踐場景落地。
比如用友幫助某家大型央企完成了Oracle EBS的國產化替代,包括整個財務核算以及海外報表的替換。大型企業系統復雜,當時非業財集成了400多家企業,業財集成160多家企業,替換過程涉及歷史數據的處理、技術數據平移的處理、業務場景的梳理和解耦等。最終,該企業實現了核算系統替代、一鍵報表和業務全過程管理。
某集團公司 ,業務涵蓋4大產業板塊,多地區業務分部,員工總數:8000+,此前使用Oracle-HR進行人員管理。通過用友BIP,以“人崗匹配”為原則,以“業務驅動”為主線替代原有系統,實現人員全職業生命周期管理”,員工滿意度提升近30%,綜合成本價值貢獻超過100萬/年。
另外,用友也幫一家央企完成了SAP的國產化替代,從成本核算到后端財務核算完整的替換。這個項目從前期的規劃建設,到最后完整的替換,前后花了兩年時間,最終實現企業實時成本核算、生產透明、企業大數據的預防性維護,以及基于用戶數據的產品改進。
不難發現,無論是數據庫這樣的基礎軟件,還是ERP這樣的企業核心軟件,用友BIP都可以給與完整的替換方案。因為用友有能力打造自主創新的產品。比如用友自主研發專用企業服務能力的商用版時序數據庫——TimensionDB。源于物聯網、工業4.0等場景實踐,打造自主、安全、可控的專業服務工業企業的輕量級、高性能、易使用的時序數據管理引擎,實現海量時序數據的快速采集、高效儲存和實時分析;用友BIP多維數據,基于自有專利技術的MDS引擎和多維卷積算法,可以在多維結構、規則引擎、即席分析等方面全面替代國外產品;
用友的穩件中間件通過了中國軟件評測中心的全面信創評測和源代碼檢測,已經具備信創中間件的技術條件,并且針對信創環境進行了全面性能優化,更加適合支撐大型企業的業務應用系統。
用友在數智底座、技術創新和信創生態上的努力,都是為了實現價值化的國化替代,真正讓企業享受到數智化轉型的紅利。讓國產軟件在企業數智化階段,真正完成可用到好用的轉變。(文/數智前線 石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