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人們出行的交通工具正變得多種多樣,有電單車、摩托車、自行車、兩輪平衡車、甚至滑板等。不過如我們所見,電動兩輪車已經成為了大多數近途出行用戶的選擇,因電單車具有方便、快捷、靈活、小巧、易停放等優點而深受人們喜愛。根據中國能源報的數據,截至2022年底,我國電動自行車保有量已近4億臺。在黨中央的文件《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也明確提出,“鼓勵自行車等綠色出行,提高電動車產業化水平”。
但隨著人們對電單車的保有量越來越多,電單車一個最顯而易見的不足之處——續航問題逐漸暴露出來。國內電動單車行業可謂魚龍混雜,虛標造假也成為常態。根據資料顯示,電單車續航的普遍都在25-80km左右,部分品牌官宣續航里程70公里,實際只能跑40公里。近幾年國內純電車滲透率逐步接近40%,購買純電車的消費者也被深刻的教育過電池續航是有折扣的,電池儲能效率受溫度影響很大,再加上城市內對電動車補能方式的缺乏,導致很多民眾往往因為續航問題而選擇放棄購買電單車。
因此,大家都產生了一個認知,廠商宣傳的續航有真有假,要看真實的車輛在實際的道路上跑一圈的數據才有可信度。正是基于此,魯大師智能化評測新項目——魯大師真續航測試1.0應運而生,目標就是讓3億單車用戶了解熱門產品的真實續航里程。
不過既然說到真實,就要先說一下虛假,廠商宣發的里程有多少可信度?廠商宣發的時候期望續航越長越好,可以擊敗競爭對手,吸引消費者。但是很少有廠商愿意去做實際道路的測試,大部分都是在工況模擬臺架上跑一個數據,甚至是跑一小段推演出完整的續航里程。現在很多廠商在說到自家電動車的時候喜歡用理論值,比如宣稱車輛最大里程續航100公里,實際上只會有80-90公里。
更甚者,一些廠商甚至連車機上的續航里程都可以作假,車機上顯示剩余續航80公里,實際只有60公里,等車輛跑到極限時才發現里程有問題。
事實上,臺架上的續航是可信的,但影響要素越多,測試數據越不準,變量越多,最終測試結果也就越缺乏可信性。所以不少廠商會選擇以實驗室的方式測試并且得出結論,比如我們最常見的放在滾輪臺架上,這樣可以保證環境統一,配重統一。
一輛電動車的續航是由多種因素造成的,例如車輛滾阻,車輛迎風面阻力,車輛自重,駕駛習慣,車輛電控水平,電池特性、放電模式等。
臺架上的測試可以減少環境對于車輛的影響,但同時失去了環境溫度,風阻等因素之后續航就變得不那么貼近真實了。非常標準的實驗室環境是沒有地面坑洼的,也不會有紅綠燈剎車加減速,騎在上面的人喜歡激烈駕駛或者平穩駕駛會產生不同的續航里程
那么魯大師真續航測試是如何設計的呢?
信息的不對稱,數據的不透明造成了今天電動單車行業的消費亂象,續航是一輛車在能源管控上的綜合實力。最終的續航既有環境因素,也有用戶駕駛習慣因素,還有車輛電控品質因素。
所以魯大師認為,一輛車要真的進入到市政道路上去行駛,去真實的模擬大家每天上下班的狀態得到的續航才是真正有價值的續航測試。
戶外才是電動單車的真場景,騎行在路上才是真實場景,所以我們要真實的騎。魯大師擬采用的試驗路線為成都三環路輔路。經驗證:該路線全長為51公里,設計最高時速為60km/h,全程共40個紅綠燈路口,包含上下坡、長直道以及轉彎等工況。全程交通環境復雜,機動車、非機動車、行人接觸頻繁,是比較理想能模仿用戶真實駕駛場景的一個路線。測試方案以100%電出發,電池低于5%結束,用以統計真實里程。
成都的三環是一個非常合適的測試環境,路況很復雜,樣本也足夠真實。距離也很合適。魯大師將這個路線命名為“成都三環通勤續航圈”。
相比臺架上的電動單車,平穩的續航,真實的駕駛者會受到滾阻,風阻,加減速等因素的影響,從而產生較大的數據差異。還會受到騎行人的體重,駕駛風格影響。所以魯大師真續航測試要盡力減少這種干擾。
具體方法是采用身高體重標準范圍內的測試騎手,單車測試時間均選擇在出行高峰時段,戶外溫度不低于8°C,不高于30°C。最重要的是,單次橫向報告均為同一周期內的,確保溫度相差不大。
魯大師真續航測試車輛續航能力需要搭建一條完整的測試路線,包括平地、下坡、上坡、轉彎、等,以確保路面場景的多樣性,以及電動單車的多功能考驗。測試過程中需要考量電動單車的負載,并且要按照一定的規則來調節負載,比如重量、速度、功率、溫度等,從而確定續航時間的準確度。最后會對測試結果進行詳細的分析,可以統計出電動單車在不同路面場景下的續航時間,并對續航時間做出相應的比較,以便產生出準確的續航能力評測結果。
當然,魯大師真續航測試除了戶外測試,也包含了魯大師智慧實驗室室內測試,按照工況法進行續航里程試驗,最終綜合戶外及室內測試成績考量電動車真實續航能力,給廣大消費者提供一個具有很強參考性的電動車續航能力報告。
關于魯大師真續航測試1.0的更多測試詳情可前往魯大師官網查看,后續測試數據也將在魯大師及車量全平臺賬號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