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筆者發表了一篇《華語樂壇天后扎堆,能擔當“大天后”者僅此五位,其中一位來自內地》的文章,該文選擇了那英作為內地樂的唯一一位“大天后”。
這篇文章也算渺小的筆者近期內比較少的“爆款”了。
如筆者預料,許多讀者朋友在閱讀之后,產生了質疑,其質疑就來自筆者對那英的選擇上。
溫和派說,那英不配做內地的“大天后”,李谷一、宋祖英、毛阿敏、韋唯、李娜、田震、張薔都比她更有代表性。
激進派直接上升到人身攻擊,除了辱罵那英外,還辱罵到了筆者和筆者的家人,說筆者是那英的寫手,收了她不少好處費。
如果解釋過于蒼白的話,不如不去解釋。
作為一個喜歡80、90年代老歌曲的歌迷來說,筆者對那個時代向華語樂壇輸送了好作品的歌手們始終帶著一顆感恩的心,因為他們豐富了一代人的
生活。
不是喜歡毛阿敏和田震,就一定要討厭那英吧。
不是喜歡了劉德華,就一定要排斥張學友、黎明和郭富城吧。
不是喜歡了譚詠麟,就一定要加入“譚張爭霸”歌迷板塊的大亂斗吧。
筆者想,有部分歌迷不喜歡那英,或許是因為那英在她30多年的歌壇生涯中的“三宗罪”吧。
第一宗罪:“得罪”田震
2001年,在年度中國流行歌曲榜頒獎典禮上,田震依靠自己過去一年的高光表現獲得了“內地最受歡迎女歌手”的稱號,主辦方通知她去南京領獎,因為她自己的行程安排使得她沒辦法準時趕到頒獎現場。
主辦方強調,只有現場出席才能獲獎,不來的話只能把獎給第二名,性情耿直的北京大妞說:我來不了,你把獎項給別人吧。
基于溝通,主辦方把此獎項給能準時出席的第二名的那英“安排上了”。
誰知道就在頒獎禮舉辦前的當天上午,田震排開了時間并坐上航班來到了南京。
因為已經統籌完畢,沒辦法再調整,只能給田震安排一個“十大金曲獎”。
于是便有了田震的怒摔話筒事件和那英隨后獲得“內地最受歡迎女歌手獎”后的發言:也許我是幸運的,但我不是最好的。
一句話,既安慰和照顧到了田震的面子又給自己獲獎找了個臺階下,這話說的很體面。
可是,因為媒體的推波助瀾和田震此后因為身體原因淡出樂壇,變成了蕓蕓大眾口中的“那英得了便宜還賣乖”。
第二宗罪:“打壓”刀郎
2010年,內地音樂風云榜十年盛典,那英成了這屆盛典的評委會主席,當有媒體問“那主席”對刀郎個人的看法時,她這樣說道。
“如果說這奧運會刀郎和劉歡都去開演唱會,我肯定是看劉歡的,刀郎不具備審美觀點。就是刀郎的這個銷量呢,我又閉嘴了,他的確我們誰都沒賣過他,但是咱們評獎不能光靠銷量?!?/p>
然而,在媒體的渲染下和網絡的以訛傳訛下,這件事變成了“那英批評刀郎的歌只有農民工才聽”。
或許是因為這句話,刀郎此后淡出了樂壇,他很少再出新專輯和參與演出。
作為一個大獎的評委會主席,公然對入圍歌手發表帶有個人觀點的議論確實有失分寸和風范,但那英從來就不是一個“圓滑”的人。
因為刀郎的淡出,許多喜歡刀郎的歌迷以及農民工歌迷對那英的風評變得很差,這個“過節”幾乎讓那英到現在都無法在網絡上“翻身”。
類似的“不當言論”還有很多,比如保護好友王菲,比如“花晨戀”后護犢弟子張碧晨,如果她能每次事件都想好了再說,她也就不是王菲口中的“那大傻”了。
那英的授業恩師谷建芬都說她是生了副好嗓子卻長了個狗腦子。
其實,關于對刀郎的不友好評價,汪峰和楊坤說得更早。
2004年,汪峰在回答對于“刀郎現象”的看法時如是說:“刀郎是中國流行樂的悲哀,之所以取得這么高的成就,是因為廣大網民群眾聽慣了高雅的音樂,靠著農村包圍城市的方法才取得了成功。”
2005年,當媒體問到比刀郎早紅一年多的楊坤如何評價刀郎時,他說:“刀郎的歌那是音樂嗎?完全是懷舊,他讓中國流行音樂倒退15年,他那些歌我來唱不比他差?!?/p>
大家都知道,汪峰與楊坤和那英私交甚好,所以最后就被媒體渲染成了“汪峰、楊坤在那英的授意下刻意打壓刀郎”。
第三宗罪:“嫉妒”姚貝娜
2013年,在《中國好聲音》那英戰隊組內決賽上,姚貝娜在Battle中評分不如萱萱,也遺憾退出了那屆好聲音總冠軍的爭奪。
消息出來后,那英一時處于風口浪尖。
以姚貝娜當時的名氣和青歌賽流行組全國冠軍的實力來說,她參加好聲音就是對其他學員的“降維打擊”,沒想到她不是“倒在”總決賽上,卻“倒在”了內部競爭中。
有人說,是那英偏袒“東北小老鄉”萱萱,所以選擇了一首更能讓萱萱出彩的而姚貝娜不擅長的英文歌。
有人說,因為姚貝娜太優秀,上升勢頭太好,假以時日她的成就一定會超越那英,所以那英才在比賽中“做掉”了她。
不管如何,結果都無法更改,佳人已逝,此事對那英的負面影響一直都存在,也使得惹得“天怒人怨”的萱萱成為歌壇的一顆流星。
說完了那英的“三宗罪”,誰對誰錯其實大家在自己的心中都已經有了自己的判斷,這判斷可能早已變成潛意識,誰也再無法更改。
但是,雖然那英的人設并不完美,但作為歌手的那英真的不配稱為內地樂女子陣營的領軍人物嗎?
不,她完全當得起。
或許,在毛阿敏、韋唯、李娜、楊鈺瑩甚至張薔活躍的時代,彼時的那英因為歌路和定位的問題,無法與她們爭一日之長短。
但上述幾位大歌手,最紅的時候持續了多少年呢,十年頂破天了吧,有的是出了各種負面新聞而中斷事業,有的是太紅了所以向往平靜的生活,有的是“墻外開花墻內香”,論續航能力,她們都不及那英。
從1990年一首《山不轉水轉》火遍全國到現在,那英的熱度再怎么說也持續了30多年吧。
在毛阿敏、韋唯之后,內地有一陣子也評出了“四大天后”——田震、那英、孫悅、韓紅。這四人中,田震與孫悅淡出相對較早,韓紅成名晚如今熱衷于公益事業,內地樂還得看那英。
還有網友朋友拿那英與郭蘭英李谷一、宋祖英這些唱“紅歌”和通俗唱法的“國家隊式”歌手相比,筆者只想說,請回到流行歌領域說事好嗎。
至于新一代的女歌手,無論“超女三強”李宇春、周筆暢、張靚穎,還是后來的郁可唯、于文文、吉克雋逸、張碧晨,甚至那些“流量”系女歌手,論作品、論國民度、論資歷,實在比不上浸淫歌壇30多年的那英。
在需要“流量”的內娛節目上,主辦方和資本在引流上仰仗的不是那些“流量”歌手,而是幾次三番地請到那英,這不得不說是當今內地樂的悲哀:那英參與的節目筆者有點看“膩歪”了,麻煩來個給力點的“流量”,來撐起內娛音綜的一片天吧。
至于在內地歌手的“軟肋”——港臺樂壇的發展上,那英是你能想到的內地女歌手中表現最好的(不要說王菲,人家是香港歌手)。
她是臺灣金曲獎歷史上到目前為止唯一的一位來自內地的金曲獎歌后,她是在香港回歸典禮前被劉德華點名來合唱《東方之珠》的內地歌手,她是羅大佑、譚詠麟、張惠妹等傳奇式音樂人都十分認可的內地歌手。
如果那英都不能代表內地樂壇,請萬能的網友給筆者一個合適的名字,在下著實困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