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資訊】5月25日消息,根據最新研究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DRAM產業的營收出現了顯著下滑,達到約96.6億美元,環比減少了21.2%。這已經是連續第三個季度出現下滑。而在出貨量方面,除了美光之外,其他廠商的出貨量均出現衰退。與此同時,三大原廠的平均銷售單價也持續下跌。
三大原廠在營收方面都面臨了下滑的局面。三星的出貨量與平均銷售單價同步下降,營收約為41.7億美元,環比下降了24.7%。
而美光在第一季度上升至第二名的位置,主要得益于財報區間較早,因此受益于去年底出貨訂單。它是唯一一個出貨量實現正成長的廠商,但仍然面臨一定程度的衰退,營收為27.2億美元,環比減少了3.8%。
SK 海力士的第一季度出貨量和平均銷售單價都下降了超過15%,營收衰退幅度達到了最高的31.7%,約為23.1億美元。
據ITBEAR科技資訊了解,分析師指出,由于平均銷售單價的快速下跌,三大原廠在第一季度的營業利潤率已經由正轉負。與此同時,DRAM價格的持續下行導致第二季度的營業利潤率仍然處于虧損狀態。為了應對這種情況,三大原廠已經啟動了減產計劃,三星、美光和SK 海力士的產能利用率分別下降至77%、74%和82%。
除了大型廠商外,小型廠商如南亞科(Nanya)、華邦(Winbond)和力積電(PSMC)等也面臨一定幅度的業績衰退,他們的第一季度營收分別減少了16.7%、8.8%和12.3%。整個DRAM產業都受到了這一趨勢的影響。
雖然這一數據顯示DRAM產業在第一季度遇冷,但業內人士對未來仍持謹慎樂觀態度。他們認為,隨著新興技術的推進和市場需求的恢復,DRAM產業可能會逐漸回暖。然而,目前行業面臨的挑戰仍然包括市場競爭加劇、價格下跌和供應鏈不穩定等問題。為了應對這些挑戰,廠商們需要積極調整戰略,加強技術創新和產品差異化,以提高市場競爭力。
另外,隨著新興技術如人工智能、物聯網和云計算的快速發展,對存儲和處理能力的需求將繼續增長,這對DRAM產業帶來了一定的機遇。然而,廠商們也需要謹慎應對市場需求的波動和技術變革帶來的挑戰,以保持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