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2022年是我國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的開局之年,以數字化推進教育評價體系改革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熱點。
2022年初發布的教育部全年工作要點提出,要實施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此后,教育部部長懷進鵬多次強調要深入推進教育數字化和教育評價體系改革,他指出:“要圍繞激發教育創新活力和潛能,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持續深化教育評價改革,實施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擴大教育對外開放”。
過去,傳統的教育評價體系是學校及家庭教育最核心的焦慮和壓力來源之一。“唯分數論”及與“別人家的孩子”比較,不僅不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還容易打擊學習熱情,挫敗學習積極性,甚至產生厭學情緒。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要求創新評價工具,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探索開展學生各年級學習情況全過程縱向評價、德智體美勞全要素橫向評價。
在學校、家庭、科技創新企業的共同努力下,以數字化推進教育評價體系改革已實現長足進展。在數字化工具和手段的加持下,學校、家庭已經有能力幫助中小學生實現從為分數、排名被動學習,到提高興趣、自主學習的轉變。
興趣是一個人在認知、情感和行為過程中體現出來的心理特征與傾向,主要的外在表現為:急于了解、樂于感知和持久學習的行為。在人類的認知過程中,興趣往往扮演著“原動力”和“推動者”的角色。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版》總目標中明確提出:“能夠樹立正確的英語學習目標,保持學習興趣,主動參與語言實踐活動;在學習中注意傾聽、樂于交流、大膽嘗試。”
由此可見,在英語學習的各個階段,培養學生的興趣都是英語教育的重要目標。但在家庭教育場景中,家長們往往缺乏科學的方法和抓手。
廣東實驗中學省實荔灣學校第一小學部校長易敏多年來的英語教學經驗發現,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培養孩子英語學習的過程中,家長要去功利主義,要保持定力、堅持長期主義。
易敏表示,從小就開始學英語的孩子其實承受了很大的壓力,這些壓力往往來自于家長過高的期望。我們都知道,一般英語的課外班,特別是有外教的課外班價格都不菲,很多重視孩子英語的家庭從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在英語啟蒙上花費頗多,但是英語學習很重要的一點是循序漸進,打牢基礎,如果只是囫圇吞棗式學習,待到中高年級學業壓力增大時,有些孩子會失去對英語學習的自信、動力與興趣。
8歲的李歆妍來自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正在陪伴她參加第二屆iEnglish英語風采秀的李歆妍媽媽說,在家庭教育環境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激發興趣,引導孩子自主閱讀,“語言的學習沒有捷徑,要多聽多看多說”。
iEnglish智能英語學習解決方案等智慧教育產品除了有大量有趣的原版素材、教育游戲板塊以及學生感興趣的多項活動之外,更重要的是能夠實時記錄學習的過程。
有了科學、精準、實時的學習數據,家長就有能力和學校一起,扭轉“唯分數論”等不科學的評價方式,科學應用“個人內差異評價”,從“和別人比”到“和自己比”,陪伴孩子健康成長。
同樣在陪伴孩子參加iEnglish英語風采秀活動的張子祺媽媽稱,有了數據的記錄,方便家長更科學的了解孩子的能力進度,避免再用“別人家的孩子”激勵自己的孩子,有了孩子每天的學習數據,可以更有針對性的給予孩子鼓勵,與孩子更能“聊得來”。
在行業人士看來,iEnglish在家庭教育中的應用,不僅有助于孩子學習興趣的激發,數字化的學習報告更是對孩子“個人內差異評價”的落地應用,因為數據化記錄孩子自己的成長變化、掌握內容以及掌握程度,家長看到的是“自己家孩子”的進步和長處,縱向對比,陪伴孩子學習可以更加有的放矢。
教育是一項長期的基礎性工作,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工作。當前時期,學校、家庭和社會之間的關聯更加密切,認知更加深入一致,2023年,在以教育數字化為抓手推進智慧教育和“互聯網+教育”持續健康發展的過程中,數字化教育評價體系必將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