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第三屆全球文化大會上,全球化商界領袖俱樂部董事局史星海主席重點談到其對“新企業家精神”文化的理解時指出,“從文化企業人的角度,無論是創業者還是投資人,過去彎道超車、賺快錢的心態,也許今后十年已不復存在。目前新時代企業家在經濟全球化企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有危機但更多的是機遇和挑戰,將會成為我們新一輪全球化時代的寵兒”。對此,記者圍繞目前新企業家精神對經濟全球化所帶來的重要影響等為題,對全球化商界領袖俱樂部董事局主席史星海做了重點采訪報道。
全球經濟正迎來大通脹“后全球化時代”
史星海主席說,2022年以來,全球的金融市場最讓人驚心動魄的大事件是:美聯儲以40年來的最大力度加息收緊貨幣,一年時間加了7次息,其中4次加息達到了75BP,堪稱世界史詩級加息周期。正如2023中國經濟十大預測所說:全球經濟正迎來高成本的大通脹時代,從“能源、糧食、勞動力、資金、貿易、引進技術”等的成本都在不斷上升,世界經濟從過去幾十年的“高增長、低通脹、大緩和”黃金時代進入了“低增長、高通脹、大動蕩”的黑鐵時代,也可稱之為“后全球化時代”。這既帶來了全球化的重大挑戰,也帶來了重大的發展機遇。中國毫無疑問是世界上控制貨幣最好的國家之一。
史星海主席說,大家都知道在過去幾十年里,全球化帶來了世界經濟的不斷繁榮。俄羅斯中東廉價的能源,中國廉價的商品,美國廉價的美元,構成了這個黃金時代的三大經濟支柱。但是這三大支柱現在都被破壞掉了,破壞它的正是逆全球化。過去人們享受著全球化的紅利,經濟一片繁榮,現在逆全球化的“商品、能源、貨幣”的成本都上漲了。為了對抗通脹,各國不得不收緊貨幣政策,金融市場的“明斯基時刻”一觸即發。當前,在三年多來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不斷影響下,全球貿易在人員、貨物流動等方面受到了極大沖擊,一些人對全球化能否持續下去產生了分歧,出現了類似于“去全球化”“慢球化”一類的說法。例如,各國是否會像全球化第一波浪潮之后那樣退出全球化:近年來的全球化放緩態勢到底是“去全球化”的前奏,還是因世界經濟從疫情中緩慢復蘇而呈現的“慢球化”現象。但我始終認為,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是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前奏,伴隨著各種動蕩和曲折事件的發生,經濟全球化發展進程將會不斷地加快。一系列全球外部的沖擊,需要人們對全球化進程進行一次全面性的思考、重新定位和改革,從而正確引領經濟全球化持續的健康發展。
全球大變局經濟形勢下的新企業家精神
史星海主席說,“企業家”一詞最早是在法語中出現的。1755年,法國經濟學家理查德·坎博龍將其定義為“承擔不確定性”。1942年美籍奧地利經濟學家熊比特,又為這個詞匯作了新的外延:“從事創造性破壞的創新者”。企業家是經濟活動的重要主體,是市場經濟中的關鍵和特殊人才。市場活力來自于企業,特別是來自于企業家精神。目前,創新已經成為全球新企業家精神的核心內涵。但無論是產品創新、模式創新,還是管理創新、技術創新等等,無一不跟全球化的新企業家精神有關。優秀企業家和新企業家精神,是全球化改革創新、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新企業家精神”的特質是要有洞察發展規律的思辨精神、要有堅持問題導向的自剖精神、要有擁抱新生事物的開放精神、要有整合全球資源的合作精神。這是在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復雜嚴峻的全球經濟形勢下對“逆全球化”提出的新要求。
史星海主席說,“經濟全球化以來,一大批優秀的企業家登上了世界歷史舞臺,帶領全球企業不斷發展壯大,推動經濟破浪前行,在創造物質財富的同時,也涵養著新企業家精神不斷成長成熟。有擔當、有責任已經成為新企業家精神的基因,深深的融入到了企業家們的血液里、靈魂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市場活力來自于人,特別是來自于企業家,來自于企業家精神”。黨和國家始終高度重視弘揚企業家精神,不忘創業初心、牢記興企使命,托舉起了引領全球高質量發展的時代重任。開拓創新、合作共贏是新時代企業家精神的“靈魂”。敢于擔當、奮發有為是新時代企業家精神的“底色”。我們全球企業家們個人的人生事業追求,始終與國家民族和偉大時代發展同呼吸共命運。我們身處非常之年,我們感恩奮進,惟有齊心協力、堅定信念、共克時艱和與時俱進,惟有深許家國情懷把全球化企業發展融入到實現價值偉大夢想的壯闊征程中,方能不負新時代賦予的使命榮光!
新企業家精神將重新構建全球化框架
全球化商界領袖俱樂部董事局主席史星海說,“去全球化”的趨勢并不意味著全球化的終結。可以肯定的是,加強國際合作和解決全球性的問題還是需要全球性的方案。在新一輪全球化浪潮到來之前,各國都希望能夠更好地掌握自己的經濟命運,避免金融危機的發生。因此,就誕生了全球化的新企業家精神。面對人們對全球化的不滿情緒,各國政策制定者必須重新構建全球化的框架,同時還要保證促進經濟全球化增長的核心動力始終存在。各國都需要花大力氣對制定全球治理規則的相關機構進行認真改革,不僅要減輕經濟全球化造成的負面影響,還要積極增強其正面外部性。目前,有的國家已經提出了重新連接經濟全球化的各種建議。然而,這些合理的要求與全球化改革的現實之間仍然存在較大差距,還有待進一步完善。
史星海主席說,新時代呼喚新企業家精神,呼喚更多企業家奉獻新時代做強新企業。中國在全球化進程中獲得了快速發展。中國在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后,20多年來國際貿易壁壘的放開極大地促進了中國國際商品貿易的發展。相關數據顯示,從2008年,中國貿易進出口總額占世界的7.7%,到2021年中國出口額的不斷飆升,遠高于2008年前的峰值。相對于世界上大多數發達經濟體,中國對全球化的擁抱使其成為一個高度開放的經濟體。中國與世界其他地區的貿易伙伴之間“一榮俱榮”。自全球金融危機以來,中國采取了重新平衡經濟的政策。中國經常賬戶順差占同期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處于合理均衡區間,這表明中國在實現經濟增長時更加注重內需驅動。這將對貿易和商品價格產生溢出效應,進而產生深遠的國際影響。內需驅動有助于增強中國經濟的韌性,更好地應對“去全球化”所帶來的沖擊。
中國經濟全球化將為世界帶來什么?
史星海主席說,中國二十大報告特別提出的“要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政策。就是說中國要成為“領頭雁”,就離不開創新引擎的持續推動,國家發展就離不開人才的有力支撐。正是如此,中國可以攜手并幫助其他國家一起為世界經濟做出重要貢獻。當今中國足夠強大,可以成為世界經濟的一個重要引擎。雖然美國在大多數領域仍擁有非常高的技術和領先地位,但中國會不斷的迎頭趕上,而且會為其他發展中國家創造進入高科技領域的空間。此外,中國還著眼于穩定與和平的發展道路,這也是世界上大多數國家所希望看到的。目前在許多領域,中國已經處于世界領先的位置,例如在人工智能、生物科學、機器人等領域,中國都針對創新投入了大量資金和人才。特別是全球新冠疫情發生以來,中國的創新體系還在不斷加速,中國從政府到相關科技、金融部門,再到企業,都加快了運作速度,將知識轉化為產品和服務,有效地降低了全球疫情所帶來的負面影響。自2018年3月開始以來,也就是美國開始對華加征關稅以來,中國對美國出口的貿易增長,每年增加了約650億美元,而美國對中國的出口則增加了約120億美元。美國已不再是世界經濟的主導。即使美國想要“脫鉤”,其他大部分國家也不想跟隨其腳步。因此,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仍是世界的主導趨勢。
沒有中國的全球化是“假的全球化”
史星海主席說,世界上出現的逆全球化、民粹主義和本國優先政策都不能解決當前人類面臨的任何挑戰。總書記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同富裕”等新思想才是正確答案。習近平總書記曾寄語企業家們說:“有多大的視野,就有多大的胸懷。”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又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沒有中國的全球化是“假的全球化”。全球化的真正目的是實現更公正、更公平的世界,因此,全球新企業家們要在全球化經濟中發揮巨大作用離不開中國的引導。
回顧中國企業的全球化進程,從1995年進入世界500強只有1家企業(中糧集團),到2022年10月進入世界500強的145家中國上榜企業營收首次超過美國創下的新紀錄(但是中國品牌 100 強卻遠遠落后于美國,上榜企業中國只有26家僅次于美國,美國成為最大贏家,共有48個品牌入選,幾乎占據了半壁江山)。這就說明中國企業尚且處在國際化的初始階段,大而不強,品牌薄弱,要想實現真正的國際化還任重而道遠。總的來說,目前雖然中國是世界500強企業數量最多的國家,但產業之間、企業家之間還存在競爭能力、盈利能力差距較大的巨大事實,中國依然需要加大教育、技術研發等方面的巨大投入,中國的新企業家們還要在全球化新格局的國際視野下不斷的砥礪前行。
史星海先生,1971 年 6 月出生,大學本科,中國甘肅省靈臺縣人 。中國著名學者、全球通證經濟研究者、中國皇家資本創始人。現任皇家國際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全球化商界領袖俱樂部董事局主席、全球化高端智庫理事長、深圳市前海皇家創新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等職務。
史星海先生從事經濟文化研究、新聞媒體、風險投資、私募基金和互聯網領域20余年,有一定的投資和私募資源,精通金融創投策略和互聯網商業模式運作,并成功幫助國內外眾多項目完成IPO投融資上市。
2018年開始涉足全球區塊鏈及數字資產、人工智能等眾多前沿高端技術領域,迄今參與啟動了多個行業項目整體市場化運作和經營管理。是中國區塊鏈行業的布道者、通證經濟研究者和忠誠實踐者。目前,主要專注于全球商界應用區塊鏈技術,打造全球商界共享經濟激勵新模式。將共享經濟和實體經濟相融合,致力于讓全新區塊鏈商界社交開放平臺落地應用,助力全球企業區塊鏈化,實現生態的流通運轉和資產證券化,重塑全球商業產業價值傳遞體系,為人類美好未來正在做著積極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