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于微信公眾號 大偉說電商(ID:mengdawei01),作者:大偉,授權轉載發布。
老鐵們是否還記得,去年,有這樣一條新聞嗎?
江西都市頻道一期節目中,女主角是一位六旬阿姨,黃阿姨表示自己從今年年初開始沉迷“靳東”,每天在抖音刷“靳東”的視頻,這位“靳東”甚至還在直播間公然向她表白。
最終她成功結識偶像,并且計劃遠赴長春與“靳東”相守。
后來媒體曝光后,短視頻平臺均對“假靳東們”進行了相應限流。
最近,有些類似賬號又開始活躍在微信生態,而且還是一套組合拳的全流程閉環打法——即視頻號+公眾號+私域。
先預覽幾張截圖,這閱讀量,這打賞人數,這打賞金額:
PS:有時候,我們主觀上,很難去定義這類內容是否屬于違規。
不得不承認,這類內容在某種層面上,的的確確填充和滿足了目標用戶群體的精神需求。
以下文中“假靳東”用“弟弟”代指,來看看“弟弟的愛情故事”。
01.弟弟如何搞流量?
通過視頻號大規模的公域觸達。
你知道的,視頻號剛誕生時,只有社交推薦的流量機制,但社交推薦的理念很好,通過朋友幫我篩選,即假設我和朋友們臭味相同,但事實上并不非如此。
再后來,視頻號逐漸放開公域流量推薦。
公域推薦機制的核心與抖音、快手并無太大差異(匹配效率和精準度上,視頻號可能還存在一點差距),都是通過算法實現內容的標簽與相同用戶標簽的雙向奔赴。
而由于視頻號大盤的用戶畫像,如年齡段、用戶群體等又恰恰與“弟弟”們需要的目標用戶高度 match。
結果就是,所有作品的數據反饋都非常積極。
再看看評論區淳樸的姐姐們。
再想想開頭的新聞,釋然了。
02.弟弟如何搞錢?
其中一種方式是通過公眾號承接視頻號精準流量,再引導用戶打賞變現。
視頻號評論區引導:
公眾號文章內引導:
每篇文章閱讀量都不錯,而且我可以很負責任的告訴你,這個閱讀量絕對是真實且有效的。
而且,推文是從今年的2月份才開始發布。
再看打賞區:
用戶的頭像,這頭像已經證明了,用戶的真實性和精準性——即40-60歲中老年女性。
另一種方式是視頻號直播,而且還是真無人直播。
真無人直播間,大幅降低直播間運營難度,并且低成本可復制。
何樂而不為?
03.弟弟如何沉淀私域和運營
在公眾號的文章中,會明確引導用戶添加“弟弟”的微信好友。
我嘗試著添加了其中一個,留意下其私域運營。
目前來看,還比較簡單粗暴。
比如:每天“弟弟”都會在微信和“姐姐”打完招呼后,同時發送文章鏈接給“姐姐”。
再比如:“弟弟”每天的朋友圈也一天 N 更情話,時刻與“姐姐”們同在。
好不熱鬧。
04.執行細節
當然了,還有幾個細節的地方,再執行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下,畢竟細節往往決定事情的成敗。
首先,視頻號作品都需要選擇符合目標用戶審美的 style,包括但不限于畫風、文案、特效、BGM 等。
U know what I mean?
同樣的,公眾號的文章內容、排版亦如此。
但正如我在《爆款內容就一定是優質內容嗎》中所論述過的:
這畫風、這視覺特效、這 BGM ,我滴媽呀。
在我的價值觀判斷里,這內容好 Low 啊。
怎么還會有人相信?
事實上,我們不禁要深入想一想:
這種被一眼識穿如此 Low 的賬號,為什么還能擁有如此高粘性的粉絲群體?
為什么這些粉絲這么容易受騙?
顯而易見,“假靳東”們對自己目標用戶的性別、年齡、喜好都了如指掌。
他們認準目標群體,結合對方需求對癥下藥,再加上短視頻平臺的算法實現精準推薦,可以說是一種“精準目標打擊”。
其次,內容適當引導。
引導添加好友:
引導“姐姐們”打賞:
第三,布局賬號矩陣。
是的,用數量的穩定性去對抗質量的不穩定。
無論采用視頻號多賬號亦或多個平臺多賬號。
你知道的,即使哪怕只有1% 的差異的作品,有些就能大爆,有些則石沉大海。
這也是公域推薦算法的最大魅力所在。
不是嗎?
當然了,我也還不確定文中所展示的這幾個賬號是否為同一團隊所操盤,畢竟內容較相似,可最大程度實現低成本和快速復制,邊際成本幾乎為0。
如果是,理所當然。
如果不是,有什么理由為什么不這樣操作呢?
以上就是“弟弟的愛情故事”。
PS:截圖中的視頻號與公眾號,已模糊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