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興趣電商,是對消費場景的一種創新。
抖音電商圖書知識達人王芳正在直播。
關于消費,兩位商界大佬曾給出過驚人一致的結論。流布最廣的是喬布斯的名言,“消費者并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直到我們拿出自己的產品,他們才發現,這是我要的東西”。
現代汽車工業的重要奠基者亨利·福特也表達過類似的意思,“如果我最初問消費者想要什么,他們應該會告訴我,‘要一匹更快的馬(而不是汽車)’”。
也就是說,消費者提升生活品質的需求毫無疑問是客觀存在的,但并不是所有的需求都可以具體明確地表達到位。從這個理論來看,這幾年風生水起的全域興趣電商,正是從多方面滿足了消費者的需求,其正在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
所謂全域興趣電商,是由抖音電商提出的。簡單來說,這是一種通過短視頻和直播內容、商城、搜索等多場景來賣貨的商業模式。在全域電商環境下,不同場景都是用戶潛在興趣的激發轉化場,用戶在這里深度種草,高效成交,同時給商家帶來流量和品牌沉淀,實現全面長效增長。
概括起來,全域興趣電商的核心邏輯就是高效促成消費與交易。這種模式,對消費者個人、商家以及平臺的好處,自不待言。置于整個經濟復蘇的宏觀背景下,也有著諸多積極價值。
在全域興趣電商興起的2022年,彼時,因為疫情,社會經濟活動一度處于停滯狀態,宅家的人們開啟了“云生活”,不少人通過在線平臺采購物資,不僅滿足了日常生活需求,也對沖了疫情對國民消費的沖擊。
而在后疫情時代,這種商業模式更是呼應了國家經濟復蘇的節拍。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指出,要將著力擴大國內需求放在首位,并明確“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這為今年擴內需、促消費奠定了主基調;同時也點明,“改善消費條件,創新消費場景”。全域興趣電商,就是對消費場景的一種創新。
有學者指出,從興趣電商到全域興趣電商,再到加深“全域”,平臺的探索和深入適應了消費者的需求變化,消費者和消費品或者服務之間能達成更高效率的匹配,產生更高效率的消費動機和消費意愿的激發。這種“全域”能量的釋放,也將進一步提振消費信心。
抖音電商優質達人@劉家人竹編 把非遺竹編帶上直播間。
得承認,經歷了三年疫情,人們更加珍惜來之不易的正常生活,在消費方面,也更加趨于理性謹慎。各地為了“拼經濟”,紛紛使出十八般武藝,優化消費環境,提升服務質量,向消費者派送“權益禮包”。對于平臺而言,在創新場景釋放消費勢能之外,同樣,也應該優化平臺治理,恪守“消費者權益保護”這根金線,讓消費者真正享受到消費場景創新的紅利。
應該看到,全域興趣電商目前還是一個較為新穎的商業模式,回顧中國互聯網二十年的發展歷程,任何一種產品與模式創新,都會經歷一個不斷完善的過程。一方面,公眾對一種新的交易場景應該抱有耐心與寬容心態;另一方面,平臺也應該用積極主動的自我治理,讓消費者“買得放心、用得安心”。
在此方面,抖音電商平臺秉持“認真做電商”的理念,對自我治理提出了嚴格要求。其始終將平臺治理置于重中之重,圍繞“好內容、好商品、好服務”,專注于優化內容生態和商品生態、提升服務能力、保護知識產權和信息安全等一系列工作,強化內容真實可信,細化商品品質要求,提升用戶體驗和服務保障水平。
比如,平臺鼓勵優質內容創作,強化內容真實可信,截至2022年底,平臺優質內容作者增加484%;著力保障用戶權益,提升用戶服務體驗,通過完善規則、提升收發貨速度、加強物流基建、升級客服能力等措施,有效改善消費者的購物體驗。此外,平臺還在規則和技術等方面布局,持續進化其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同時,平臺通過強化信息加密能力、嚴打數據惡意爬取等措施,有效保障消費者的信息安全。
這些措施,既有理念的升級,也有技術的夯實,立體化、多層次地保障了消費者在平臺達成良好的消費體驗。這也應了平臺的初心——“沒有難賣的優價好物,讓美好生活觸手可得”。提振消費信心,讓消費者抵達“美好生活”從來不是說說,而是要見之于實實在在的權益保護行動。
在剛剛過去不久的五一假期,火爆的消費場景,意味著中國經濟已經挺過了最困難的時刻,不少平臺的線上訂單也實現了大幅增長。這都是中國經濟復蘇的底氣所在。在消費環境仍需提質升級的背景下,既需要政府持續釋放擴內需、促消費良策,也要求各大線上平臺,用新的場景與服務,拓寬消費的廣度與深度,提振消費信心。
轉載:新京報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