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于人工智能、大數據、通信等技術的進步,無人配送模式得以興起。以機器人為載體的配送迎來大規模發展,在餐廳、酒店、樓宇、園區等地,無人配送機器人可以很好的替代人工完成送物送餐等工作。
餐廳
餐廳內,餐品的傳遞不再是依靠服務員,而是后臺備好餐后,發出指令,配送機器人根據指令自主定位導航至餐桌送餐,服務員從旁協助。
酒店
酒店內,洗漱小件、礦泉水、飲料等物品的配送也不再是依靠人工配送,而是工作人員備貨之后,通過信息傳輸,讓配送機器人配送至房間門口,住客自行領取。
智慧樓宇
智慧樓宇內,大廈內的員工再也不需要下樓接收快遞、文件、外賣,只需要等待配送機器人“送貨上門”即可。
室外園區
封閉園區內,配送機器人正在積極解決“最后一公里”、“末端配送”等問題,把東西真正送到用戶手中,而不是“自提”、“代收”。
無人配送的背后不只是一臺機器,而是多種復雜精密技術的結合,其中就包括了自主定位導航技術。
思嵐科技作為無人配送環境的重要一環——自主定位導航技術提供商,一直在賦予機器人在各大復雜場景中的移動能力,助力末端配送“最后一公里”。
相較于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應用場景更為復雜,如何在復雜場景中實現機器人的定位導航能力是一種巨大挑戰。
以室內為例,配送機器人在運動過程中,如果遇到玻璃、鏡子等高透材質物體、黑色物體、環境光等干擾因素時,可能會出現定位導航不精準,對機器人來說具有很大挑戰。
從技術上來說,首先可以使用測距范圍大、室內外均可用的傳感器來提升配送機器人應對黑色物體、環境光干擾等問題的能力;其次,可以利用SLAM算法讓機器人在面對大場景、閉環等問題時更加得心應手,提升配送效率和實用性。
室外建圖雷達應用效果
同時,思嵐科技還在積極布局激光+視覺SLAM技術,多傳感器融合導航,讓搭載的機器人擁有強大的識別、感知、理解、判斷及行動能力,實現動態智能路徑規劃。
從開發工具上來說,在最新更新的RoboStudio軟件中,還新增了電梯管理、多樓層地圖編輯等插件,幫助解決機器人單一樓層工作的痛點。幫助服務員從重復性高的工作中解放出來,提升服務質量,提升客戶體驗。
無人配送機器人應用優勢正日益凸顯,末端配送只是一個開始,本質上是通過機器人的移動能力實現更多場景的服務需求,取代快遞員、外賣員的位置,成為日常生活的新標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