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報告強調“健全新型舉國體制,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形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開放創新生態。”相關政策的出臺和落地也將逐步增強市場信心,驅動各大企業在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產業上持續加碼,我國信創產業全面提速。
數字經濟穩步增長,激活信創市場
數據顯示,2016年至2023年,中國數字經濟的市場規模呈現穩步增長的態勢,隨著中國數字經濟規模的逐年擴大,各領域越來越依賴信息技術軟硬件的應用,為信創行業發展奠定了扎實的經濟基礎。在國家發展信創的戰略背景下,國產化軟硬件的替代潮也為信創行業創造了發展契機,預計2025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將達70.8萬億元。
在數字經濟的發展推動下,我國信創市場活力被充分激發。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信創產業規模將達20961.9億元。如果能滿足市場用戶對于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的需求,至2027年信創將會撬動一個37000億元的市場,產業市場發展潛力巨大。
作為信創的細分領域,信息安全軟件所涉及的范圍較廣,下到個人用戶、上到企業政府機構均有所覆蓋。個人電腦、企業網絡、政府機構、移動設備是最常見的信息安全軟件應用場景。
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安全軟件行業市場規模將達147.0億元。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政企組織對安全軟件的需求逐步擴大,安全軟件的需求逐步向商業客戶擴大,企業在安全服務方面的預算有望大幅提升,利于安全軟件市場增長。
安全軟件市場迎來新機遇,多數企業爭相布局
面對巨大的中國市場,天融信、深信服、奇安信、啟明信息、安恒信息、綠盟科技等各大頭部網絡安全上市公司爭相加碼布局。早在1995年,天融信就已經窺到網絡安全產業市場前景。據了解,天融信是最早一家布局國家網絡安全的企業,其締造了國內首臺自主知識產權防火墻,如今成為了中國最大的網絡安全、大數據與云服務提供商之一。至今,天融信陸續推出了100余款產品,分別應用于信創、工業互聯網、物聯網、車聯網、AI網絡、大數據與安全運營等各大領域,實現了政府、金融、運營商、能源、醫療、教育、交通、制造等行業的應用覆蓋。
在技術的研究方面,天融信經過多年的沉淀與積累,其將雄厚的網絡安全技術能力全面移植、適配、融合到國產化平臺上,實現安全與國產化全面、深度融合,先后研制并發布了基于龍芯、飛騰、兆芯、申威等平臺的網絡安全軟硬件產品。同時,天融信也持續探索AI賦能網絡安全,用以增強檢測防護、安全知識生產、安全分析等能力。歷經市場的錘煉與驗證,天融信憑借自身豐富、優質的資質體系,結合豐富的集成能力、卓越的方案能力以及專業的服務能力,信創產品和解決方案已在近30個行業實現了規模化落地應用。在產業鏈合作方面,天融信積極推進與上下游產業鏈的深度合作,如國產CPU平臺飛騰、海光、兆芯、申威等,現已成為中國網絡安全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
目前,我國的國產CPU性能偏低,單臺設備并發受限,平臺遷移成本較高、國產化平臺與業務系統的適配存在欠缺、產品之間的適配程度低等依然是我國信息技術行業發展存在的幾大突出問題。面對市場前景廣闊的信創市場,網絡安全企業需要充分了解市場用戶的應用需求,針對這些痛點,加快解決安全漏洞和提高軟件產品的安全性等問題,以此提高信息安全軟件的市場下沉速度。除此以外,在國際形勢變動的背景下,政府方面還需加大對信息技術企業的扶持力度,引導和推動企業不斷創新。
與傳統的信息技術相比,如今的信創更加注重打造以CPU和操作系統為核心的國產化系統性生態體系,確保國產化信息技術體系的安全可控。各企業也在積極利用產、學、研、用、資、創等各方面資源,進一步打破行業壁壘,為信息技術創新賦能。目前,我國信創產業規模和產業結構進入發力期,信息技術創新行業市場空間顯著增大,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信息安全領域企業會迎來新一輪的發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