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于微信公眾號 羅超頻道(ID:luochaotmt),作者:羅超,授權轉載發布。
大模型創業到底有多火爆?從《大佬熬夜看論文,AI博士年薪500萬,大模型攪動創業圈》《大模型創業潮:狂飆180天》《中國AI大模型競速:機遇當頭與人潮洶涌》這些新聞標題就能感知一二。越來越多的創業者,包括一些科技大廠的前高管們,都在跑步入場大模型賽道創業,資本市場聞風而動,VC連夜看項目,二級市場更是高度興奮。
百度李彥宏說:“大模型改變了人工智能,大模型即將改變世界。”
英偉達黃仁勛說“我們正處于AI的iPhone時刻。”
每一次技術變革都是創業者的機會。在中國大模型創業者一路狂飆時,國外正在出現越來越多的大模型明星公司,且賺得缽滿盆滿:
圖片AIGC公司Midjourney只有11名員工,卻實現了1億美元的年營收,且在Discord上積累了1000多萬用戶;
AI+互聯網法律服務公司DoNotPay估值已達2.1億美元;
文字類AIGC公司Jasper 可以生成 Instagram 標題、 TikTok 視頻腳本、廣告營銷文本和電子郵件內容等創意類文案,2022年預計將創造9000萬美元營收;
AI大模型外語口語教育應用Speak月活10萬,年收入千萬美金。
AI大模型的造富潮還在繼續。在以大模型為核心的通用人工智能時代,中國勢必會涌現出大量基于AI開展業務的創新公司,它們中將會誕生一批獨角獸,甚至成為世界級的偉大公司。
在這樣的歷史性時刻,中國AI領頭羊百度做了一件特別的事情:正式發出“全球AI創新英雄”召集令,舉辦大模型領域首個創業大賽——百度“文心杯”創業大賽,給參賽者提供百度全棧式技術支持,同時設立10億元規模的文心投資基金,推動中國AI大模型生態繁榮。
一個大賽、一支基金
百度讓AI大模型創業更容易
百度“文心杯”創業大賽面向專注于AIGC、大模型創新應用方向的創業者或開發者團隊,參賽隊伍將基于百度文心大模型搭建應用,或者與已有產品進行結合,所提交的參賽成果將由IDG資本、百度風投、百度資本等知名機構投資人與多位百度AI專家評審。
針對參賽者,百度將提供技術、資金、業務資源等全方位的支持:
1、技術層面,為參賽團隊開放文心大模型相關能力并提供百度智能云的算力資源;
2、資金層面,最終一、二、三等獎的獲獎團隊,將分別有機會獲得總值人民幣1000萬元、500萬元、200萬元的早期投資;
3、業務資源方面,包括專屬大模型技術指導,頂級基金投資人顧問、媒體宣傳等。
相較于移動互聯網創業而言,大模型創業者更需要以上資源,特別是技術資源。以大模型為核心的生成式AI需要巨量算力、巨量數據,這對大多數技術類團隊來說都屬于相當奢侈的資源,正因為此,底層通用大模型的核心玩家一直都是大廠,脫穎而出的AI大模型創新者無不是靠“站在巨人肩上”取得成功。
大模型現象級創業公司Midjourney只有11名員工,技術人員只有8名,還有4名是實習的本科生。基于大模型給用戶提供AIGC圖片需要海量算力,Midjourney根本無力承擔。好在創始人大衛·霍爾茨(David Holz)已有創業成功的經驗,頭頂大佬光環讓他直接找一個云服務商“要”到了10,000個GPU,由此才開啟了Midjourney的大模型大業。
(圖片來源:Midjourney官網)
不是每個創業者都有大衛·霍爾茨(David Holz)的“大佬光環”,但百度“文心杯”創業大賽,則讓昂貴的大模型訓練算力等技術資源變成免費,參賽者都能用。除了可以低成本驗證自己的產品idea外,參賽團隊還有機會得到可觀的獎金和長期的智力支持,與中國AI大模型的領先者一起同臺共舞、共同成長。
針對AI創業者的長期發展需求,百度又設立了基金規模10億元的文心專項投資基金,投資優質AI創業公司,提供資金+技術+業務資源的全面扶持。
大模型掀起了AI真正意義上的黃金時代,對于想要抓住AI大模型的創業者,百度“文心杯”創業大賽提供了“短、平、快”的探索機會,如果產品過硬,10億元的文心專項投資基金則將提供更大規模、更長周期的“彈藥支持”。百度這一系列舉措給本就紅得發紫的AI大模型創業潮再添了一把火。
大模型創業潮澎湃
AI獨角獸軍團即將浮出水面
前些天,關于到底什么是AI大模型創業的正確方向,行業是有不少爭議的,核心焦點就是:做通用底層大模型還是基于巨頭大模型搭建上層應用?從大獲成功的Midjourney等大模型產品來看,AI大模型創業確實已不再需要重新發明輪子。巨頭都在狂卷大模型,創業者再去做一個類似的大模型既難超越也無必要。創業者的最大機會在于基于巨頭在云端提供的大模型基礎設施(包括算力、算法、數據)開發上層創新應用,這也將是AI大模型落地的最佳路徑。
在這樣的邏輯下,就理解李彥宏所說的“創新比算力重要”的邏輯:“最近我看到一個數據,說全球算力規模,美國占34%,中國占33%,算力差不多。我要說,算力不能保證我們能夠在通用人工智能技術上領先,算力是可以買來的,創新的能力是買不來的,是需要自建的。”
只有落地到業務場景的技術才是好技術。大模型落地拼的不是參數多與少,而是“產品化”能力。大模型必須要融入到服務于用戶/客戶的產品,實實在在提高生產效率或者產品使用體驗才有價值,比如AIGC文案創作,再比如營銷客服體驗……當然,更多是我們今天沒見過甚至沒想過的AI應用,而要開發這些應用,絕對不是靠幾家科技大廠能夠完成的。
在每一波技術浪潮中,大規模的創新涌現,都離不開社會化的力量,且很多創新“生于毫末”,比如飛機是只有高中學歷的兩個自行車修理工“萊特兄弟”發明的;再比如今天的科技巨頭蘋果、谷歌、百度、阿里、騰訊等巨頭都是在起步階段最艱苦的時候密集創新,給后面一步步成為巨頭奠定基礎。
在10多年前興起的移動互聯網浪潮中,誕生了大量的獨角獸,其中一些今天已成為科技巨頭,它們起步時的身份很多是AppStore和GooglePlay等應用市場的開發者,在蘋果、Google們提供OS、應用市場以及智能手機等基礎設施生態中茁壯成長。
在移動互聯網后,創業者們一直在苦苦探尋新一波技術浪潮,在過去的十年先后出現了智能硬件、VR/AR、區塊鏈、元宇宙等等。在今天洶涌澎湃的AI大模型而言,前些年的新技術都只能算是“小浪花”。AI大模型技術具有巨大的變革性,李彥宏說“每一個產品和業務都值得被重做一遍”,未來也將會出現很多大模型原生應用,以及由此催生出的許多新職業。黃仁勛最近在臺大演講中提醒年輕人:“AI 為我們帶來了巨大的機遇,反應敏捷的企業將利用 AI 技術提升競爭力, 而未能善用 AI 的企業將面臨衰退。很多企業家,包含今天在場的許多人,未來將會開創新公司。”創業者夢寐以求的機會來了。
絲毫不用懷疑,接下來的AI大模型創新,將更多來自于社會上的創業者、小微企業和開發者,它們更加靈活、更加敏捷、更富創見。現在,AI大模型創業軍團已經出現,假以時日它們就會創造出現象級應用,它們中的佼佼者將靠著創新的產品與服務、降維打擊的技術強勢崛起。在以深度學習為核心的AI時代出現了“CV四獸”“自動駕駛四小龍”等等創業軍團;在潛力更大的AI大模型技術驅動下,一個更加龐大的AI獨角獸軍團也將很快浮出水面。
做大模型基礎設施
百度成AI獨角獸的壯大土壤
AI大模型時代,百度要做的就是蘋果/Google在移動時代做的事情:提供基礎設施,讓AI大模型開發者有壯大的土壤,讓千行百業的企業可以用好AI技術這一生產力工具。美國開發者正基于ChatGPT或其他語言模型開發新應用。在中國,更多開發者將會基于文心大模型來開發AI應用。
科技巨頭都在狂卷大模型,拼參數,拼性能,拼算法。理論上來說,它們都可以給開發者提供大模型基礎設施。不過羅超頻道認為,構建大模型生態系統這件事,在中國恐怕只有百度有機會做好。
首先,百度有“獨門絕技”。文心一言是公認的中國最先進的AI大模型,在中文AIGC上具有顯著優勢,這是百度十多年來投資千億布局AI的厚積薄發。文心一言不是從0到1,百度多年來一直在布局深度學習、知識圖譜、NLP技術,早在2019年就已推出ERNIE文心大模型。大規模、長周期、持之以恒的投入,讓百度文心一言的核心指標穩居世界第一梯隊。正因為此,百度才有底氣率先發布面向公眾的文心一言,同時在第一時間將大模型能力通過智能云開放邀測。
(文心大模型全景圖)
其次,百度有“落地能力”。在大模型概念出現前,百度就立志要做AI產業化和產業AI化的推手,這些年一直在不斷推動飛槳PaddlePaddle深度學習平臺的落地,建立了國內最大的AI開發者社區,截至2022年末,百度飛槳已凝聚535萬開發者,服務20萬家企事業單位,創建67萬個模型,百度基于飛槳培養了超過300萬AI人才。IDC 發布《中國深度學習框架和平臺市場份額,2022H2》報告顯示,百度穩居中國深度學習平臺市場綜合份額第一。
(飛槳PaddlePaddle深度學習平臺官網)
基于飛槳深度學習平臺,百度在2019年就推出ERNIE文心大模型,2021年正式發布全球首個知識增強千億大模型鵬城-百度·文心,參數規模2600億。2022年5月百度在業內首發了多個行業大模型,基于通用數據訓練和知識增強的文心大模型,深度結合交通、制造、金融、能源等行業的數據和知識,進行行業創新算法設計,推出行業大模型以適合在對應行業進行AI產業級應用。2022年底,百度就提出了“行業大模型產品化”的概念,“將模型生產的復雜過程封裝起來,通過低門檻、高效率的生產平臺,為千行百業提供大模型服務,從而形成一條大模型產業化路徑。”
(2022年11月,羅超頻道對文心大模型的“產品化”理念進行了解讀)
現在看來百度上述推動大模型落地的舉措都十分具有前瞻性,不同的是前兩年百度需要“教育”開發者大模型是什么并推動他們去應用,如今開發者被ChatGPT、文心一言等產品教育后,主動蜂擁而至。前段時間,有媒體消息已有15萬企業申請文心一言內測,其中有超300家生態伙伴在400多個具體場景取得測試成效。
一切都是水到渠成的結果。這些年來百度一直在推動AI落地到產業,基于百度智能云、百度飛槳、百度文心大模型來幫助開發者們構建原生AI應用。文心一言是百度一直在做的事情的延續。
因為十分重視“落地”,百度文心一言也早已將“成本”當成核心指標去優化。在發布2023年Q1財報時李彥宏透露,3月以來,對文心一言進行了四次升級,在某些場景下,可以把文心一言的成本降低90%。大模型現在普及的“卡點”就是成本高,百度對大模型成本優化的探索對行業具有重要價值,降低成本,也將徹底消滅大模型大規模工業化之路上的攔路虎。
最后,百度有“使命情懷”。核物理學家錢三強曾說過一句名言:“科學沒有國界,科學家卻是有祖國的。”今天,在國際形勢波詭云譎下,科技自立自強日益緊迫,企業則成了科技自主創新的主體。AI革命可能比PC以及互聯網對世界帶來的沖擊更大,AI也將成為跟芯片一樣重要的科技制高點,我們國家必須要擁有自主、自立、自強的AI基礎技術。中國的AI產業必須跟互聯網產業一樣依托本土創新崛起壯大,同時不能再有“芯片被制裁”這樣的卡脖子問題。
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百度積極承擔企業社會責任,用自己的力量推動我國AI科技自立自強。2017年國家發改委批復由百度牽頭籌建深度學習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成為“AI國家隊”。百度研發的飛槳是具有完全自主性的深度學習平臺,如今百度攜文心一言以及文心大模型加速我國AI大模型產業發展,推動AI大模型創新,助力我國AI大模型自立自強。
寫在最后:
百度是一家很“軸”的企業,這些年來一直在死磕AI技術,如今大模型爆發掀起AI的黃金時代,百度迎來了最好的時機。很多人看到百度文心一言以及對大模型的興奮、高調都以為它在蹭熱點,其實這是對百度的誤會,在大模型“熱”起來百度就一直在默默做事情。變化的不是百度,變化的是環境以及外界對AI的認知。
李彥宏說“百度希望和大家一起,推動人工智能技術進步,讓所有人都能使用最先進的生產力工具,讓所有人都能從中受益。”從百度智能云開放大模型能力,百度舉辦“文心杯”創業大賽以及拿出10億成立文心專項投資基金等動作來看,百度讓AI技術普惠不是說說而已。
百度已經吹響大模型創業的集結號,越來越多創業者正聚集到其AI生態中,發育壯大直至破土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