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于微信公眾號 白鯨出海(ID:baijingapp),作者:李爽,授權轉載發布。
2022年12月15日,劉子淵收到轉崗通知的時候,是意外、錯愕和不解的。
過去半年,他擔任編劇的印尼短劇項目剛剛有了眉目——SOP 跑完,成本基本壓到可控,其中一個短劇賬號在沒有任何買量的情況下在 TikTok 上累積到百萬粉絲,一切似乎都快要走上正軌。但是老板卻一聲令下,將整個部門直接撤裁,短劇項目甚至都還沒開始變現嘗試……所有前期付出付之東流,這讓劉子淵非常不理解,卻也只能接受。
那個時候,劉子淵所在的公司算是做短劇出海項目相當早的一家,沒有幾家同行。所以當劉子淵婉拒了內部轉崗邀約、離開公司之后,他也沒想過再接觸短劇出海,甚至是徹底離開了短劇行業。
可誰也沒想到,次年,也就是2023年的春天,短劇出海在國內的討論日漸火熱,過往百萬粉絲 TikTok 短劇編劇的經歷讓劉子淵變得“搶手”,當他收到各家公司海外短劇編導的面試邀約時,心情不可謂不復雜。彼時被前司老板“輕易”放棄的項目突然火了,而他也不太愿意再回頭。
回望那一年的經歷,似乎已經是非常遙遠的過去。
印尼,真是短劇藍海嗎?
“那會兒是疫情的時候,去印尼待了大半年吧?!?/p>
劉子淵抵達的城市是雅加達,開拓印尼短劇市場,是劉子淵此行接下的硬任務,而公司也頗為慷慨地拿出了10萬元的差旅預算,準備在印尼大干一場。
劉子淵此前一不做短劇,二不做出海。他過去是電影編劇,2020年疫情爆發前夕,劉子淵參與的電影項目停擺,而疫情爆發之后,活兒更少了,機緣巧合下接觸到短劇出海。電影和短劇,雖然乍看上去只是內容長短的區別,但其實制作思路和技巧差異很大?!半娪袄镄枰侁惾宋锏慕洑v、性格;但短劇里幾乎不可能,現在都講求‘黃金3秒’,如果不能抓住觀眾眼球,大家立馬就會劃走?!苯酉掠∧岫虅〉捻椖恐?,劉子淵先是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來熟悉國內短劇的制作技巧,然后才開始研究印尼市場。
劉子淵所在的公司做了4-5年的網文出海,本身在印尼也設有辦公室,但開拓海外短劇業務也是第一次,并且做印尼短劇缺乏參考。據劉子淵介紹,他起初熟悉印尼用戶的方法比較“簡單粗暴”,就是去讀自家網文 App 上人氣 Top3的印尼網文,“當時就發現印尼讀者的口味和國內讀者很不一樣,比如印尼人偏愛‘虐戀’情節,就是故事里女主角會愛上冒犯甚至侵犯她的男主角,我們在印尼拍的一些短劇在國內基本上不了。”
除了用戶的差異,劉子淵認為在印尼做短劇的另一難點在于人才缺乏。短劇制作涉及到的人員大致包括演員、編劇、攝像和后期,在印尼本地,這些職業往往是一些家庭條件比較好的年輕人才有機會學習嘗試的,人數不多并且大都集中在印尼首都雅加達。其中還有相當一部分影視從業者在電視行業,基本上沒有短劇制作經驗,都需要從頭開始教。
當然也有好的一面,在印尼,內容創作的空間更大了,“只要不觸及宗教和法律的紅線,都能拍”,不太存在正確價值觀的考慮;另外一方面就是肉眼可見的人工、場地成本更低了,劉子淵舉了一個例子,當時他們在本地大學里招募大學生演員,支付的單人月薪折合人民幣千元左右。當國內短劇群演已經卷到從“按天”到“按場”結算的時候,印尼的人工成本就十分誘人了。
回到關鍵問題,印尼短劇市場,到底是不是一片藍海?當時印尼短劇沒有太多人在做,可以確定的是,用戶需求是有的。劉子淵說,印尼短劇項目立項之前,事先拿過一部分國內短劇在印尼讀者中測試,因為反響不錯才有了后來去印尼搭建短劇團隊的種種嘗試。
而出海,不同于前幾年大家頻繁提到藍海,現在的海外市場,也卷得不行,因為即便有需求,錢很難賺。劉子淵的團隊的,在做出成績后,只是收到了商務邀約,看到了一絲變現的可能,但那半年的經歷,卻實實在在地總結出了一套“省錢流程”。
怎么在印尼做短劇?
在印尼,劉子淵逐漸搭建起了一套短劇制作的 SOP。
第一步選書。
首先由編劇根據賬號定位提出需求,再由小說組根據需求篩選網文,最后確定情節。當時劉子淵及其團隊在 TikTok 上起號,短劇賬號包括一個情感婚姻劇情號和一個爽劇賬號。前者主要選取婚姻情感題材的網文,像是出軌、意外懷孕、不孕不育等劇情就是其中經常出現的橋段,而后者更多來自爽文,包含贅婿、打臉、逆襲、復仇等劇情。劉子淵提及一個技巧是,投放數據比較好的情節,通常有更大幾率被直接選用。
第二步劇本創作,也是相對“技術流”的一部分。
這一步主要是將具體網文情節改寫成可供拍攝的短劇腳本。如何制作熱門短劇?僅國內就有大量的短劇賬號可以參照、模仿,在此之外,劉子淵的公司的優勢在于本來在印尼就有辦公室,有印尼本地員工可以第一時間反饋當地熱點,加入短劇腳本中。“當時印尼同事會每天幫我們整理熱點日報,了解當地的社會矛盾和輿論熱點也能更好地抓住觀眾胃口?!?/strong>
并且在劇本創作環節,他們就已經將降低成本的思考融入其中。劉子淵介紹,他們一般會將角色數量控制在2-4個,一方面是人物關系復雜,觀眾記不住,另一方面則是減少演員開支;與此同時,簡化故事場景或者是將場景設置在已有的辦公室或他們自住的出租屋內也能起到降低成本的效果。
最后的拍攝和后期,其實更偏執行。當時劉子淵及其團隊工作的節奏基本上是一周編劇、一周拍攝、一周后期,旋即上線,兩個賬號基本能做到日更。從2022年年中到2022年年底的這段時間,數據表現較好的情感婚姻劇情號就在 TikTok 上做到了百萬粉絲。
“短劇能火,本質上是觀眾的口味變重了。原來喝雞湯,現在是得喝‘濃縮雞湯’”。這是劉子淵對于短劇的理解,演員好不好看不重要,重要的是得有記憶點;劇情的邏輯和背景也不太重要,重要的是突出懸念、沖突和轉折。
做到百萬粉絲 TikTok 短劇編劇的劉子淵,已經能輕易列舉一些爆款出海短劇的方法論,但是他卻直言,“內容創作不相信方法論”。劉子淵認為,當時百萬粉絲的短劇賬號多少有些運氣的因素,如今他再去從頭做也不一定能夠“復刻”,“競爭也在變大,很多事情也不是原來的價格了?!彼詫τ谇八井敃r放棄印尼短劇項目的決定,他依舊覺得很可惜。
“聽說他們(前司)看到最近的討論后,有計劃重啟印尼短劇的項目?!碑敃r沒有解決的變現問題也將重新擺在臺面上。劉子淵透露,“當時不是沒有人找我們的男女主角談合作,但是不知道為什么變現那邊一直不去做……”
能夠看到的是,東南亞短劇出海的熱度漸高,國內市場跑出來 SOP、商業模式,以及網文出海積累的優勢,給了出海從業者很大的動力去做這件事情,但東南亞、甚至更具有誘惑力的歐美市場,真的如大家所想,是一片等待大家大展拳腳的廣闊空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