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于北上廣深這樣的超一線大城市來說,經濟欠發達地區由于經濟相對落后、資源的欠豐富性、生活的便利性等方面,一直以來很難留住優秀的教師人才,也導致了教育相對落后。隨著近年來在線教育的快速普及,這種教育資源的不平衡正在逐漸被改善。
3月23日,北京師范大學與作業幫聯合發布“陜西省中小學生在線學習大數據學情報告”。這是兩機構十省市大數據學情報告的一部分。
北京師范大學統計學院副院長趙楠教授、陳瑾副教授、西北工業大學博士生導師茍秉宸教授、陜西師范大學副研究員上官養志教授、西安郵電大學人文社科學院副院長袁文偉副教授、西安高新第一中學高級教師韓恭恩、安康市平利縣洛河初級中學副校長王景林等專家學者及一線教師代表,參加了報告的研討發布會。
作業幫公共關系負責人王家耀說,報告以作業幫6年來積累的海量學習數據為依托,發布報告也是作業幫回饋社會的體現。科技助力教育,讓在線教育的發展經歷了三次供給浪潮:拍照搜題實現了隨時隨地答疑解惑;在線直播課讓優質師資等資源觸手可及;大數據和AI的運用,則實現了千人千面的教學,讓因材施教成為可能。
“免費直播”顯成效作業幫直播課用戶同比增長191.32%
陜西作為我國的中原腹地,擁有3800多萬人口,2020年人居GDP
排名第12位,全省普通中學約2083所,小學、初中學齡人口凈入學率分別為99.97%和99.95%。近5年,陜西省在線學習用戶以年均89.36%的速度增長。截至2020年,作業幫旗下產品在陜西省累計激活用戶設備近3000萬,其中,作業幫直播課APP累計激活用戶設備在2019年、2020年增速較快,分別增長410.75%、191.32%。
疫情期間,作業幫積極助力教育行政部門“停課不停學”工作部署,于2020年1月25日啟動“免費直播課”,5周內全國累計報名人數達到3300萬,陜西省報名人數近70萬,咸陽市、西安市和渭南市報名人數排名前列。
改善教育資源不平衡問題安康市用戶拍照搜題需求最旺盛
結合工作日和周末陜西省各市日人均拍搜次數的排名,安康市用戶的拍搜需求最為旺盛,日人均拍搜次數約為8.417次,城市間的差異較小。
選取安康市和西安市為例比較,兩地拍搜次數的時間分布軌跡較為相似,安康市的峰值較西安市早1小時出現。
陜西省不同地區對于直播課學科的需求也有不同,漢中市、西安市等地對數學的需求較大,安康市則對英語、語文的需求同樣強烈。
作業幫直播課按照入學摸底測成績高低,依次分為沖頂班、尖端班、提升班。經濟欠發達地區提升班用戶報名比例比其他地區高6.05%,對于提升班的需求較高。但經濟欠發達地區摸底測平均成績和其他地區并沒有顯著差異。
課堂積極互動成績提升明顯
課堂互動是學生積極性的一種體現。在線學習小學階段語文人均互動次數最多,初中、高中階段化學人均互動次數最多。
英語學科的人均互動次數對階段測正確率有顯著正向影響。平均而言,課堂互動次數每增加1%,階段測分數提高4.934分。
在初中階段,學生的課堂互動次數對于階段測成績正確率有顯著影響。即學生在課堂上每增加1%的互動次數,則成績提升2.071分。
專家:報告有助多地區教育質量同步提升
北京師范大學統計學院副院長趙楠教授趙楠表示,我國幅員遼闊,各地教育事業發展特色不一,一定要從各地區的角度進行研究,更好地探索異質性,發掘地區優勢,實現多地區教育質量同步提升。通過對大數據的分析,發掘在線教育學生的學習行為、學習特征、學科差異、地區差異等特點,有助于提升教育的改進空間。
西安郵電大學人文社科學院副院長袁文偉副教授袁文偉有過6年鄉村教師的經歷,他表示,曾經鄉村中學學習信息、資源的來源非常封閉,老師們甚至需要專門到北京、黃岡去拿一些測驗題,考試成績和城里孩子差距很大。作業幫目前發展迅速,正是因為解決了一些教育的痛點問題。他認為,報告為線下課堂調整教學行為、重構課堂也提供了有力支撐。
上官養志認為,超級學校是造成教育資源不均衡的一個原因,在線教育在推動教育公平化方面,可以發揮出優勢和作用,緩解教育資源分配失衡、資源被超級中學壟斷等問題。
茍秉宸以親身體會表明,經濟越落后的地區,學生對作業幫等在線教育的需求更加旺盛。“本次學情報告展示出的大數據背后,隱藏著很多規律,這是我們平時感受不到的。報告內容與我們的生活體驗、教學體驗都吻合。”
王景林建議作業幫增加對農村老師的培訓課程,為農村教育事業提供更大的幫助。
韓恭恩說,從作業幫的數據可以發現,課堂互動對學習成績的提高的幫助是顯而易見的。隨著大數據、AI等技術的發展,對在線教育的未來充滿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