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Z.com)6月21日 消息:日前,抖音關于治理“仿冒假冒賬號”的公告稱,有部分自媒體賬號,通過“仿造昵稱”“虛構資質”等形式,假冒仿冒官方機構、新聞媒體或其他專業資質類從業人員,發布誤導性內容。
為規范用戶行為,打擊假冒仿冒類自媒體賬號,抖音制定《抖音資訊類賬號信息管理規范》。按照《規范》要求,用戶在應用資訊類賬號信息時,需通過抖音官方認證渠道進行專業資質認證。無相關資質認證的用戶,不得使用具有誤導性的資訊類賬號信息。具體包括以下情形:
1、無新聞媒體機構認證、或新聞媒體從業人員個人認證的用戶,不得使用“某某資訊”、“某某發布”、“某某電視臺”等泛資訊類用詞作為賬號昵稱,或通過頭像、簽名等賬號信息,仿冒新聞媒體機構或從業人員。
2、無相應官方機構認證的用戶,不得使用各級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名稱作為賬號昵稱,或通過頭像、簽名等賬號信息,假冒相關機構。
3、無相應官方機構認證的用戶,不得違規使用各級行政區劃地理名稱作為賬號昵稱,假冒仿冒黨政機關、新聞媒體機構。
如用戶所設置的賬號信息違反《規范》要求,平臺將提醒用戶進行資料修改,或對賬號信息進行重置,并視用戶的違規情形、造成的影響等,對賬號進行處罰,包括但不限于限制編輯用戶資料、無限期封禁等。
同時,廣大用戶關心的一些具體問題,可參考以下內容:
1、無新聞媒體資質認證的賬號,需要避免使用的昵稱包括哪些?
常見的新聞媒體類賬號用詞包括 “新聞”、“資訊”、“報道”、“視訊”、“快訊”、“快報”、“現場”、“在線”、“發布”、“時評”、“時事”、“時報”、“時政”、“欄目組”、“節目組”、“電視臺”等。
無新聞資質賬號,需避免使用以上昵稱,以免誤導公眾。平臺也將根據實際情況,持續對相關用詞進行補充完善。
2、如果具備相關資質,如何進行官方認證以避免違規?
平臺提供專業資質認證的渠道。用戶可以打開抖音APP客戶端,通過「我」-「設置」-「賬號與安全」-「申請官方認證」,根據提示申請個人或機構認證。
其中,僅擁有企業認證,或擁有非新聞媒體從業人員個人認證的賬號,也不得采用規范所限制使用的賬號信息。
3、作為普通用戶,如何分辨專業賬號和假冒仿冒類賬號?
平臺會對已通過資質認證的賬號,顯示“藍v”“黃v”等相關認證信息。無此類認證信息的,通常為假冒仿冒類賬號。
平臺也提供了賬號舉報等反饋入口,我們也呼吁用戶發現此類假冒仿冒賬號時,及時向平臺反饋。
上述治理規范已經開始試運行,并將于2023年7月1日起正式生效。目前,平臺已對多個違反《規范》的賬號進行了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