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界面新聞從多家券商處獲悉,2023年券商分類評價工作已正式啟動。
據悉,本次監管要求各券商切實做好自評工作,填報《2023年證券公司分類評價工作底稿》,按規定對照標注填寫自評結果,且于6月中下旬上報自評結果。
今年分類評級工作中,各券商須在評價工作底稿中如實標注評價期內因反洗錢等問題被其他政府部門采取行政處罰措施的具體情況,包括但不限于:處罰類型及金額、受罰對象名稱、受罰時間、事由、發文單位名稱、文號等。
今年評價工作中,監管還強調券商填寫2021、2022年度薪酬發放總額、高級管理人員薪酬發放總額、高級管理人員薪酬最高值等情況。其中,高級管理人員薪酬發放總額為歸屬本年計提并發放的薪酬,以及往年延期支付的薪酬兩部分之和。
此外,券商還須備注全部集合資產管理產品出資的股票質押融出資金規模,全部集合資產管理產品出資的股票質押違約規模以及境外子公司2022年度凈利潤和2021年末凈資產。
今年也將對券商服務脫貧攻堅等社會責任履行情況、行業文化建設、證券公司服務新三板改革情況進行專項評價,對券商服務民企紓困等專項監管工作突出的予以適當加分激勵,對落實專項監管工作不力的予以扣分,券商需反饋因反洗錢等問題被其他政府部門采取行政處罰措施的情況。
今年評價A、B、C三大類別公司的比例原則上分別為50%、40%、10%,最終結果告知方式與2022年保持一致,將采取“一對一”告知的方式,或不再公示。
2022年,券商分類評級結果并未公示,而是由轄區證監局進行“一對一”通知。證監會指出,分類結果主要供證券監管部門使用,證券公司不得將分類結果用于廣告、宣傳、營銷等商業目的。
根據《證券公司分類監管規定》,證券公司分為A(AAA、AA、A)、B(BBB、BB、B)、C(CCC、CC、C)、D、E等5大類11個級別。其中,A、B、C三大類中各級別公司均為正常經營公司,D類、E類公司分別為潛在風險可能超過公司可承受范圍及因發生重大風險被依法采取風險處置措施的公司。
在2021年券商分類評級結果中,AA級券商共有15家,分別是:安信證券、東方證券、中金公司、華泰證券、平安證券、銀河證券、招商證券、中信建投、中信證券、光大證券(維權)、廣發證券、國泰君安、國信證券、申萬宏源和興業證券(排名不分先后)。其中,國泰君安和招商證券連續第14年被評為AA級券商。
此外,A級券商35家,BBB級券商18家,BB級券商16家,B級券商5家,CCC級券商11家,CC、C、D級各1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