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AI換臉詐騙案,引發廣泛關注。
繼包頭警方發布“10分鐘被AI換臉騙走430萬”事件后,5月25日,安徽安慶市4月發生的又一起AI換臉詐騙事件被曝光。這次詐騙金額達245萬元,且整個詐騙過程時間更短,只有9秒鐘。
對此,有人對近幾年持續火爆的AI技術產生了疑問。AI換臉詐騙正在全國大規模爆發了嗎? 5月26日,多位反詐民警和專家表示,目前AI換臉詐騙的案例并不多,主要是受害者先入為主認為是朋友發來的視頻,才有了后續“AI換臉”的陷阱。
不過,市面上的確有一些AI換臉教程正在流出。這種利用新技術,拿捏著受害者心態的“高端”騙局,我們該如何防范呢?
AI換臉正在全國爆發?
AI詐騙之所以備受社會關注、甚至引發恐慌,主要原因在于AI詐騙是模仿真人聲音和面部實施詐騙,針對個人信息定制的“專屬劇本”。詐騙成功率非常高。
在包頭曝光的案件中,騙子就是盜用受騙人好友微信賬號,利用AI換臉和擬聲技術佯裝好友,通過視頻聊天成功對受騙人實施詐騙。
多地警方提醒,AI詐騙的成功率接近100%。親友間網絡上借錢更要防范此類詐騙,避免個人信息被別有用心者盜用。
詐騙成功率如此之高,網友不禁直呼“防不勝防”,開始擔心刷臉支付、小區門禁人臉識別等各類應用場景下,個人隱私是否已經泄漏。
AI換臉詐騙正在全國爆發了嗎?事實并非如此。
5月26日,多名反詐民警告訴潮新聞記者,在實時視頻中進行專業級別的AI換臉變聲,不卡頓、肉眼難以識別,在技術上并非易事。對設備和技術要求極高。
北京社科院研究員王鵬同樣認為,AI技術與直播、實時通訊視頻結合,要具有一定交互互動性,技術門檻并不低。
市面上幾十元的AI換臉教程,實際上,更類似于PS(圖像處理)。有媒體曾體驗過某電商平臺上39.9元的AI換臉技術。賣家提供的教學內容顯示,用戶根據指引,完成登錄、提取臉部數據、訓練模型、換臉輸出視頻等步驟,就能輕松實現“AI換臉”的視頻制作。主要適用于拍照場景、影視劇片段的替換合成。
「AI孫燕姿」在各大視頻平臺走紅圖源B站
既然仿真技術上較難操作,那為啥頻頻有人被騙呢?一位反詐民警向記者透露,詐騙分子主要是盜用并偽造好友身份,利用日常話術,贏得了受害者信任,換臉視頻只是進一步增加可信度。
比如,安慶何先生被騙的案例中,其微信“好友”突然發起視頻通話,電話接通后,何先生看到“好友”正在一間會議室內,并借故會議有事,通過QQ要求周轉資金,導致何先生被騙。
“說到底還是電信詐騙的延伸。這些游走在法律邊緣的AI技術黑灰產業鏈,增加了技術被惡意使用的風險。”王鵬說。
如何防范此類詐騙事件?
由此可見,現在打著AI名義的詐騙,還不能算嚴格意義上的換頭換臉。
技術本身是中性的,關鍵是由誰來運用。這也應該給有關部門敲響警鐘了。
與普通以口頭詐騙為主的電信詐騙相比,AI詐騙迷惑性更強,辨識更困難。AI技術可以綜合運用語音、視頻等手段,模仿親友、熟人、領導等人的面容、聲音,冒充親友、熟人、領導等,從而以假亂真,別有用心地鎖定詐騙對象后實施詐騙。
今年年初,微軟推出了語音模型VALL-E,只需要3秒就能復制任何人的聲音 圖源微軟
王鵬建議,首先,有關部門要加強監管,侵犯個人隱私及售賣信息的行為需嚴厲打擊;其次,技術提供方、平臺方,要落實主體責任,提高審查門檻,有效避免詐騙行為發生,盡到監督監管義務。
此外,換臉是否侵權,該如何約束?如果出了問題,平臺、軟件房是否應負相應責任?消費者該如何防范AI換臉詐騙騙局呢?潮新聞·法度工作室普法智囊團有話說。
陜西恒達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知名公益律師趙良善表示,不法分子以AI換臉方式騙取他人的錢財,不僅侵犯了被換臉的人的肖像權,還侵害了被騙人的財產權。
同時,無論個人還是平臺、AI換臉技術提供方,未經肖像權人同意,通過技術手段提取肖像,并擅自使用或上傳至換臉App中供用戶選擇使用的行為都侵犯了他人肖像權。在民事責任方面,AI換臉技術提供方需承擔連帶民事責任,被侵權人可以通過提起民事訴訟方式要求AI換臉技術提供方承擔停止侵權、賠禮道歉并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
我們該如何識別AI騙局?趙良善律師來支招。
潮新聞·法度工作室普法智囊團律師成員
其一,AI換臉并非無任何破綻,可以要求對方用手指在其面部來回晃動,或者用手掌來擋住一部分臉,若面部出現扭曲,則斷定是AI換臉。
其二, AI換臉一般利用他人的真人照片合成,因此,若仔細觀察面部不眨眼,則是AI換臉。
其三,要時刻保持警惕,尤其是在通話或微信視頻中對方聲稱是親戚朋友,可以適當詢問一些私人信息來驗證對方的身份,盡量通過多渠道交叉驗證,確認對方身份,再做決定。
其四,要定期更新密碼和軟件防護措施。為了防止個人信息被盜用,建議定期更改各類賬號的密碼,并且使用強密碼。
其五,盡量使用官方網站或其他具有實名認證或安全驗證功能的軟件進行交流,防止對方冒用身份。
其六,盡量安裝殺毒軟件和防火墻等軟件保護電腦與手機的安全,以防止惡意程序入侵致使信息泄露。同時,盡量下載如國家反詐App等防詐騙軟件,以識別詐騙信息。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