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邢 萌
5月12日明晟指數(MSCI)公布了2023年5月全球指數系列季度調整審議結果,相關調整結果將于5月31日收盤后正式生效。最受投資者關注的MSCI中國指數本次新納入51只A股,其中滬市42只、深市9只,新納入總市值居前A股為京滬高鐵(5.460, -0.05, -0.91%)、晶科能源(11.980, 0.67, 5.92%)、國投電力(12.690, -0.17, -1.32%)。根據自由流通市值估算,預計調整后滬市成份股權重約61%,深市成份股權重約39%。
根據MSCI中國指數相關編制規則,可投資性是其納入成份股的基本考核條件,進入互聯互通標的范圍內的A股才有資格被納入。本次調整為互聯互通標的范圍擴大后MSCI的首次定期調整,MSCI對互聯互通新進A股進行考核審議,因此新納入樣本相對較多,A股數量明顯增加。
由于國際投資者對MSCI相關指數的關注度較高,跟蹤指數基金規模龐大,納入MSCI全球指數意味著將按權重獲得增量被動資金流入,預計5月31日本次調整生效實施后將為A股市場帶來規模可觀的增量被動資金跟蹤配置。
根據市場人士估算,本次調整使得MSCI全球指數系列納入A股總市值增加約2萬億元,自由流通市值增加約1萬億元,此次調整后預計將使A股在新興市場指數的權重進一步提升至近6%,或為A股市場帶來近百億元的被動跟蹤資金凈流入。后續也將吸引外資主動資金增配A股。
分析人士認為,近年來,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成果不斷顯現,中國資本市場制度不斷深化改革,上市公司質量進一步提高,數量持續豐富,A股的國際吸引力日漸增強,中國資本市場已成為國際資本關注和配置的重點對象,年初至今北向資金累計凈流入已近2000億元。未來,隨著中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步伐加速,MSCI等境外指數機構也或將進一步提高A股的納入因子,預計將吸引更多境外機構和國際資本配置A股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