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夠100萬,能不能退休吃利息?
這個話題最近很火。咱們不說廢話,直接算賬。
就按難度最低的情況來算,單身,有房,沒孩子,不用給父母養老,也沒有高消費。
目前銀行大額存單,大部分在2%左右,但是也有一些小銀行能達到3%以上的,咱們就按3%來算。
如果存100萬,那么一年就是3萬的利息。平均到每個月是2500塊錢,每天82。
這個數按咱們剛才說的,不考慮家庭和社交,消費都走低水平,說實話,哪怕在一線城市,省著點也夠花。
但是,現實情況肯定沒這么簡單,咱們來說說還有哪些問題。
第一,現在的消費水平,不等于老年消費水平。
我說的可不是五六十歲的老人,而是70歲、80歲往上,需要照顧的老人。
你既然是單身,沒有家人,那肯定要請人照顧,或者去養老院,就算在三四線城市,一個月四五千不算多吧?
這跟剛才咱說的2500比,一下就多了兩倍。那你100萬的本金就遠遠不夠了。
第二,醫療費。
咱們都知道,老人最花錢的就是醫院。
按新聞里說的,30歲、35歲就退休,還讀到了碩士,那社保很可能沒交夠15年,這樣退休是不能享受醫保待遇的。
那么老了之后,所有醫藥費都得自己來。
這個費用就上不封頂了,可能慢性病一個月幾百、幾千,也可能一把就得花幾十萬。
當然還有一種可能,就是買的有商業保險。但買商保得交保費啊,每年至少要增加幾千塊的開支。那本金是不是得再加個二三十萬?
第三,最大的問題,通貨膨脹。
通脹都知道,那通脹率到底是多少?
咱不說CPI,我們用M2增速減去GDP增速。
這個方法的意思是用貨幣的增速,減去實際財富的增速,多出來的這些錢,差不多就能體現出通脹水平了。
我們從國家統計局官網調出來這兩項近20年的數據,最后算出來之前這18年間,平均通脹率大概是5.64%。
按這個水平來算,如果你現在30歲有100萬存款,到你70歲的時候,這筆存款的價值只相當于現在的差不多11萬。
那有人可能說了,我不存銀行,我投資水平高,年化收益能達到10%,刨去通脹,剩下的收益還夠花。
這種情況基本不太可能。你某一年能到10%,這我信,來一場牛市就有了。但是每年穩定在10%沒有波動,這連巴菲特也做不到。
除非你跟他一樣堅持長期投資,幾十年下來算一個平均數。但別忘了,你是要拿收益吃飯的,你經不起波動,也等不了幾十年。
只能把錢放在銀行,吃一個低風險收益。
所以,新聞里那幾位,我們不清楚人家具體什么情況,說不定家里有礦沒告訴你。
但是大部分人,想靠100萬,300萬的存款退休,我看不太現實。
但是換個角度說,大伙經常算算這幾筆賬,趁早做好自己的養老規劃,我覺得還是挺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