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運輸部要求平臺企業降低過高抽成、調整會員費上限,影響幾何?
4月17日,交通運輸部印發《2023年推動交通運輸新業態平臺企業降低過高抽成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目標任務方面,方案中表示,推動主要網約車和道路貨運新業態平臺公司加強與從業人員代表、行業協會等溝通協商,保障從業人員合理勞動報酬水平。推動主要網約車和道路貨運新業態平臺公司(以下簡稱“貨運平臺公司”)降低平臺過高的抽成比例或者會員費上限,并向社會公開發布。
進度安排方面,方案指出,今年4月底前各平臺主要做好相關企業的部署準備和實施方案制定工作。5月底前,溝通協商降低過高的抽成比例或會員費上限。
具體來看,方案指出,各城市交通運輸主管部門督促在本地運營服務的各網約車平臺公司與從業人員代表、行業協會等溝通協商,保障從業人員合理勞動報酬水平;各主要網約車平臺公司基本完成降低過高抽成比例上限有關工作。相關省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組織在本省份注冊的貨運平臺法人公司,與貨車司機、行業協會等溝通協商,降低過高的抽成比例或會員費上限,保障貨車司機合理收入。此外,均需主動向社會公告本企業降低過高抽成比例或會員費上限的承諾。
此外,方案指出,今年7月底前,主要推動主要平臺公司確保目標任務基本完成。今年9月底前,總結評估本地保障交通運輸新業態從業人員權益的工作經驗和成效。10月底前,各貨運平臺公司總結保障貨車司機權益的工作經驗和成效。
“方案或將影響平臺公司經營業績,倒逼企業改革”
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3月30日發布的《中國數字貨運物流發展報告》顯示,2022年我國公路貨運市場規模在5萬億元左右。其中,數字貨運整體市場規模約為7000億元,市場滲透率約為15%。
報告指出,數字貨運物流是通過數字技術與貨運物流行業深度融合、推動貨運物流數字化轉型的新型產業形態,包括網絡貨運平臺和撮合交易平臺。目前,有超過七成的貨車司機使用過數字貨運平臺,數字貨運平臺已成為廣大貨車司機承攬貨源的重要載體。
“抽成費用過高,且不夠合理,希望平臺能對該業務進一步升級。”4月17日,多位貨運司機告訴澎湃新聞記者,作為跨城貨運司機,其使用某平臺的軟件不需要支付會員費,但每一單結束后會需要上交部分抽成,名義上顯示為“技術服務費”。
其中一位司機表示,每單平臺抽成最低在四五十元,最高應該不超過200元,“像我們跑長途的,一個月大概十單左右,平均下來一單的技術服務費在100元,意味著每個月有一千多一年有過萬元的錢需要上交給平臺。”
另一位貨運司機告訴澎湃新聞記者,“例如同行一些跑新疆、西藏的單子運費在兩三萬元,每單的抽成在180元、190元左右。而像我們跑一千多公里的中短途,運費每單在四千元,每單抽成也在100多元,這個抽取傭金的算法似乎不太考慮車型等,對比之下并不劃算,此次方案的印發也進一步保障了我們司機的權益。”
物流專家趙小敏向澎湃新聞記者表示,若網約車平臺或是貨運平臺企業的主營模式是以每單抽成或者是會員費為主,那此次方案的提出,勢必會進一步影響和打擊公司的經營情況。在監管下,也將倒逼企業去達到應有規范下的降本增效,讓企業物流或是運輸成本下降的同時,有單子做。
“此次方案的提出對業務基本上沒有影響。”4月17日,一位物流上市公司的相關內部人士告訴澎湃新聞記者,“上述方案的提出或對主營數字貨運的平臺企業有一定影響。我們平臺并沒有靠傭金盈利,這塊業務量很少,公司也一向重視司機權益保護,將在相關政策的指引下持續打造多方共贏的公路物流平臺。”
值得注意的是,4月7日交通運輸新業態協同監管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對貨拉拉進行約談,對滿幫集團、滴滴出行、曹操出行等進行了提醒。約談指出了貨拉拉存在的突出問題,并要求各平臺公司深刻反思,舉一反三,深入查擺,認真整改。一要及時采取有效措施,維護好各方合法權益,確保行業安全穩定發展;二要持續落實“陽光行動”要求,進一步研究降低本平臺過高的抽成比例或會員費,杜絕惡意壓價競爭,保障從業人員合理勞動報酬水平;三要嚴格履行法定職責,依法合規經營,強化資質審核,確保貨源真實可靠;四要完善投訴舉報處理機制,及時解決廣大司機反映的訴求和問題。
此次工作方案以及上述約談、提醒對企業有哪些影響?企業將如何應對整改?對此,貨拉拉、滿幫集團、滴滴出行、曹操出行等企業均不予置評。
趙小敏還告訴澎湃新聞記者,一年多來,網約車平臺和貨運平臺等代表性企業在包括該領域的多方權益保障、道路安全問題、投訴機制等問題上被行業監管部門反復約談,但并沒有做出實質性的改變。從整個行業出發,希望能看到更全方位的監管措施出來,除了監督企業降抽成、會員費等方案外,能有更詳細的規則,例如需要達到什么標準,沒有完全改正后將面臨什么處罰等。
“約談的問題提得都非常簡單,也很樸素,還是需要企業自己去做反省,對商業模式做出變革。”趙小敏表示,尤其是一些行業內的上市公司以及即將上市的公司,從信息披露上、透明度方面以及商業模式上,都需要企業來自省和改革,來考慮存在的最大價值是什么。
“規范和協調仍需多方參與”
“無論是網約車平臺還是道路貨運新業態平臺都是交通運輸領域數字經濟新業態。平臺設置抽成比例或收取會員費是自身盈利的手段,也是平臺和司機、貨主等利益相關方博弈的結果。但是由于‘贏者通吃’的情況,具有優勢地位的平臺有動力提高抽成比例和會員費標準,光靠平臺自身治理難以解決。”中物聯公路貨運分會秘書長周志成4月17日接受澎湃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
周志成表示,本次方案針對降低平臺過高的抽成比例或者會員費上限提出了具體要求,但是光靠各地交通運輸主管部門督促和組織平臺、司機和貨主等利益相關方協商可能還難以形成長效機制,存在曲解或反彈的問題。
周志成進一步表示,總體來看,受今年行業需求不振的影響,今年一季度后半期運價持續低迷,雖然是傳統淡季,但是今年供過于求的市場格局較為明顯,導致“淡季過淡”現象,價格跌跌不休,嚴重影響司機收入和就業穩定。為避免價格惡性競爭,有必要加強平臺自治和行業共治力度,并形成公約、規范等規范性要求,需要利益相關方共同參與,建立平臺、政府、協會“三位一體”的推進新機制。
具體來看,周志成表示,一是要發揮政府監管作用,盡快完善新業態監管的規制,明確不同利益相關方的責任義務,并做好動態監督和統籌協調。二是要加大平臺自我規則,平臺通過合理制定平臺運營規制,規范和約束平臺利益相關方的經營行為,審慎制定與利益相關者相關的經營規則,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三是要推動社會組織共治,充分發揮行業組織等社會第三方力量,通過行業標準、行業守則等方式加強行業自律和標準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