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為情感博主之前,我其實是個租房博主來著。
【漂在一座城】原來有自己的租房小程序,還有租房群。
只是后來,小程序不再運營,租房群倒是還在,只是房源不夠多,也不是特別活躍了。
但不管怎么說,這幾年,還是會有很多年輕人,通過【漂在一座城】獲得了一些租房上的幫助。
尤其是剛畢業,或者社會經驗比較少的朋友。
如果你不需要租房,那么恭喜你,你的人生會少掉很多無謂的麻煩。
但對大部分人來說,租房是個必經的人生過程。
它好像很簡單,你找到房東,把錢交給他,然后獲得房子一段時間的居住權,僅此而已。
但也很復雜,價格、地段、戶型、裝修、水電、押金、室友甚至產權等等等等。
房子不是衡量一個成功與否的標準,租房也不是什么難以啟齒的事情。
歸根結底,它只是讓自己生活更好的方式。
希望我的一些經驗和建議,能在租房這件事情上,幫助到你。
我剛畢業那會兒找房子,經常會被一句話所吸引,叫“不收中介費”。
那會兒沒有什么社會經驗,我就覺得中介費這個東西給的很虧。
每個月交房租,因為我確確實實住了,這沒什么毛病。
但我都還沒住,就要給你交那么些錢,憑什么?
所以剛開始,我會找一些所謂“不收中介費”的房子。
這種房子普遍很小,裝修的好像還行,價格嘛看上去跟市場上的差不多。
但所謂社會經驗,有一條就是“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租房這么多年,我發現打出“不收中介費”這種口號的,沒有一個房東,全都是托管公司和公寓公司。
這種公司掙錢的方式就是用很低的價格,統一收房東的毛坯房或者簡裝房,然后根據所在城市的政策,重新裝修、改建、打隔斷,再出租出去。
如果是房東,他只會按市場價格,把房子出租出去。
但這種公司不一樣,他會通過各種方式,讓這個房子溢價。
比如所謂的拎包入住、所謂的家電齊全、所謂的時尚裝修、所謂的打掃服務等等,這些看上去好像還不錯但其實成本極低的東西,會讓這個房子溢價很嚴重。
我朋友之前的房子,公寓公司2500收的,轉頭6500租出去。
這種房子會最大化地利用面積,本來3室的房子,輕松改成5室。
你可能花了個略低于整租的價格,租了一個五臟俱全,廚房和衛生間都有,但面積卻小的可憐的房子。
而且這種房子,房客簽合同,是和公司簽,而不是和房東。
房東沒辦法跑路,但公司卻可以。公司一跑路,你壓根兒都不知道找誰,上天無路入地無門。
甚至有些黑心公司會讓人簽租房貸,最后公司卷款跑路,租客房子沒得住還要還貸款,可以類比之前的某殼。
所以,不要輕信所謂的“不收中介費”,除非對方能拿出來房本證明房子是他的。
要么自己花時間,去問物業、去問小區里的老頭老太太、去通過自己的社交圈關系找到房東,要么掏中介費找正規的中介公司。
總歸一句話,確定最后和你簽租房合同的,不是公司,而是房東個人。
當然,有一種情況,長租公寓、酒店式公寓這種是可以嘗試的。
那就是短租。
比如說你剛到一個城市,工作什么的都不穩定,急需要先找一個地方落腳,這種是可以找公寓的。
但切忌,不要簽長約,最好不要超過三個月。
公寓一般都會用一些優惠政策,比如簽一年就每個月便宜多少錢、或者減免多少水電費用來吸引你。
別上當。
公寓可以短期落腳,但真的不適合長期住,對大部分人來說。
有些朋友會長期住酒店,這種屬于個例,不適合大部人打工人。
因為公寓的單價肯定是要比同等地段同等面積的房子貴很多,大概能貴出三分之一,而且公寓都是商用水電,長期住的話,月底算賬會肉疼。
我見過的,因為某些優惠政策跟公寓簽長約的,大部分中間都毀約了,押金自然也是拿不回來的。
住著是真的不舒服。
短期落腳之后,去找一個適合長租的房子。
什么樣的房子適合長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我盡可能根據自己驚艷來給出建議。
首先是小區,盡量是居民住宅而不是公寓樓甚至是商住兩用樓。
這其中,有個東西叫loft,我的建議是別碰,誰碰誰死。
我剛來上海就住過一個所謂的loft,入住前跟我說的是二十多平,后來發現是樓上樓下一共二十多平,整個房子實際面積就十四五平米,跟個鴿子籠似的,樓下伸不開胳膊,樓上直不起腰。
關鍵是,價格都夠我在附近租個寬敞向陽大主臥了。
房間陰暗潮濕、布局不合理、空間狹小、水電費貴、毫無服務可言……除了loft這個聽起來有點小資的名字,一無是處。
所以,盡量找正常居民小區。
當然如果你錢多愿意花兩到三倍價錢找那種比較高級的公寓,我也沒有意見。
很多朋友,孑然一身地來到一個城市,等到他再搬家的時候,卻發現自己的東西,多到離譜。
這就是很多租房的朋友會忽略的一個需求了。
他們剛開始租房,基本都很輕松,最多兩個行李箱,輕松搞定。
但你要知道,你是在這里生活而不是來這里出差。
你的衣服、你的個人物品、你為了提升生活品質而購買的各種東西,會慢慢霸占你租的屋子。
你的東西會越來越多,多到一個曾經都不敢想的程度。
這個時候,儲物空間的作用就體現出來了。
房東自住的房子,一般都會有比較充足的儲物空間。
我之前租的房子,剛進去的時候,發現嚯,好多柜子,頂柜、內嵌柜、衣櫥、壁櫥……
住了一段時間,發現這些柜子都能用的上,且十分順手。
畢竟房東是切切實實在這里生活了很多年的,會盡可能把這個房子搞得更方便。
二房東的房子就不一樣了。
他們的房子從圖片上看,一般都很好看,燈啊壁紙啊小茶幾啊柜子啊,都是那種簡約中透露著一點時尚的裝修。
但等你住進去一段時間你就知道了。
桌椅柜子,用的都是最次的料,根本不經用。
更重要的是,他們裝修房子,好看要大于實用,所以柜子就那么一個,其他的地方看著空空如也清清爽爽。
但等你東西越來越多的時候,你就只能亂七八糟地堆在房間角落,根本沒地方放。
儲物空間是一個看不見摸不著、很多朋友看房子都會忽略的事情,但在生活里,它至關重要,屬于影響生活品質很重要的因素。
所以實地看房的時候,除了地段、采光、裝修、格局這些硬性條件,儲物空間的預留也必不可少。
就像儲物空間一樣,租房過程中,還有一些看著不顯山不露水,但其實影響很大的因素。
比如樓層。
如果大家住的是低層6樓的那種房子,我建議你租頂樓。
唯一的缺點是需要爬樓梯,其他的全是優點,比如采光好、安靜。
安靜很重要。
因為你如果住下面,你無法決定你的樓上是個什么樣的人,如果每天都很吵,或者經常半夜回家,經常會半夜發出各種地板聲音,那你的整個租房生涯都會想死。
住頂樓,從根源上杜絕了這個問題。
再比如,你的日常娛樂和生活習慣。
像我,喜歡去livehouse看演出,但我之前住在浦東,而上海的livehouse大多都在浦西。
每次演完演出回家,打車費最少一百多塊。
更重要的是,浦東和浦西是不通公交的,我連夜班公交都沒得坐。
后來搬到了虹口,最遠的livehouse晚上打車也就五六十,很多時候還能坐夜班公交,省了一大筆錢。
再再比如,小區周邊,可能會對你生活產生影響的,比如學校、比如工廠、比如某條路是不是經常修、比如小區門口早上能不能騎到共享單車等等等等。
租房其實是個挺系統的事兒。
看起來是錢貨兩訖,但其實,你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的生活品質,都是在為你這一次選擇買單。
急著租房的,不妨找個酒店或者公寓,短暫住上個把月,然后把這些都想清楚了,再下手。
多花一點心思,盡量避掉那些坑,用盡可能少的錢,讓自己在這個城市,生活下來,而不僅僅是生存。
租房不易
生活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