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3月13日電 美國硅谷銀行破產事件持續發酵,是個案還是系統性風險?會不會影響美聯儲貨幣政策?對股市影響幾何?……中新經緯梳理十大券商研報,一文帶你看懂。
為何破產?
3月9日,硅谷銀行(SVB)宣布出售210億美元資產并遭受18億美元損失,并計劃通過出售普通股和優先股以籌資22.5億美元,引發市場恐慌。3月10日,硅谷銀行宣布破產倒閉,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宣布接入接管,美國市場反應劇烈。
開源證券分析指出,美聯儲快速加息縮表是硅谷銀行流動性風險暴露的起源。2022年后美聯儲快速加息,利率環境發生改變。初創公司融資變難、變貴,為了公司的正常運營,他們選擇從硅谷銀行取出存款。存款的持續流出使得硅谷銀行的流動性水平下降,但該銀行資產端多數是長久期的資產,且在美聯儲快速加息下,短期的拆借利率比較高。在此背景下,其流動性風險逐漸暴露。
中信建投表示,資產負債久期錯配導致的利率風險、美聯儲持續大力度加息預期下資產負債兩端同頻負向共振,是硅谷銀行“爆雷”的核心原因。
個案還是系統性風險?
浙商證券認為,硅谷銀行破產屬于個案風險,但后續需密切關注此類低概率、高風險事件。從負債端看,其他銀行遭擠兌的可能性小。數據顯示,2022年四季度末,硅谷銀行僅2.7%存款低于25萬美元(FDIC為破產銀行的儲戶最高賠付25萬美元),相比之下,其他樣本銀行25萬美元以下存款占總存款比重的平均水平約40%,大面積擠兌的風險相對小。
從資產端看,資產端,其他銀行HTM(持有至到期投資)的規模較小。以71家在美上市中小銀行為樣本,截至2022年四季度,硅谷銀行HTM占總資產的43%,相比之下,其他中小銀行HTM約占總資產9%。即便出現擠兌,其他中小銀行被迫出售HTM造成虧損的壓力相對小。
中金宏觀則表示,“短債長投”這一問題并非硅谷銀行獨有,其他銀行也存在同樣的問題,由于美聯儲加息仍未結束,不排除還有其他銀行發生類似的風險暴露。
風險是否可控?
海通證券研報指出,歷史上美聯儲緊縮周期往往觸發全球經濟、金融風險,本次硅谷銀行倒閉事件或是預警。目前看硅谷銀行事件相關風險或可控,當前美國經濟整體仍具韌性,未來是否存在風險仍需進一步觀察。
海通證券還提醒,海外其余國家經濟整體較弱、債務較高,其潛在風險或值得警惕,如新興市場、歐洲、日本。
會不會影響美聯儲貨幣政策?
國泰君安(香港)宏觀在研報中指出,短期而言,硅谷銀行“爆雷”帶來了金融市場的波動,這很可能讓美聯儲在本月選擇加息25個基點,而非市場擔心的50個基點。
“由于監管介入及時,以及事件本身會讓金融機構更加關注風險管理,硅谷銀行事件在一定程度上釋放了金融風險。”國泰君安(香港)宏觀稱。
華泰證券分析認為,在暫時沒有系統性風險的情況下,(硅谷銀行破產)對美聯儲加息路徑的影響可能不會太大。美聯儲一方面可能加強對中小銀行流動性風險的關注,另一方面可能準備相關工具進行應對,比如停止隔夜逆回購升息甚至考慮進行降息。
開源證券表示,硅谷銀行遭受流動性危機并最終破產,讓市場擔憂風險可能蔓延至其它更大型的銀行,并最終可能迫使美聯儲貨幣政策轉向,但從當前來看或較難發生。
對股市影響幾何?
硅谷銀行倒閉,對股市又有何影響呢?
中金宏觀認為,硅谷銀行事件抑制市場風險偏好,對美國科技股尤為不利,不排除引發美股進一步調整。盡管事件本質上是與銀行相關的金融風險,但由于其與科技創新行業的關系密切,對科技企業的影響反而可能更大。
中金宏觀還稱,如果美國通脹難以快速回落,美債收益率在高位停留更久(high for longer),再加上金融風險暴露抑制風險偏好,美股估值將難以得到支撐。
中信證券指出,近兩年中國本土的創投行業,對于美元基金的依賴度已經大幅降低。根據清科的統計,2022年中國股權投資市場新募人民幣基金LP當中國有控股及國有參股主體的出資已經占到73.2%,呈現明顯的國資引導產業升級和轉型的特征。“因此,硅谷銀行流動性困境不足以引發大型金融機構的風險和金融動蕩,同時其對PE/VC行業以及創業企業的影響對國內的傳染也極其有限。”
港股方面,國海證券認為,港股的基本面更要看國內經濟而非美國經濟,防疫政策變化之后,今年國內的經濟基本面好于去年,這意味著港股調整后的運行中樞理論上應高于去年最差的時候,當風險偏好與基本面偏離過大時,股市也不會持續下跌。(中新經緯App)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