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月7日的美國物理學春季年會上,紐約羅切斯特大學物理學家朗加·迪亞斯(Ranga Dias)舉行講座,稱自己的團隊創造出了可在室溫下工作的超導材料。不過,迪亞斯團隊此前的室溫超導材料論文曾被《自然》雜志撤稿,這也讓迪亞斯的研究成果一直伴隨著巨大爭議。
迪亞斯這次發布的室溫超導材料據稱可以在相對較低的壓力下工作。他介紹,團隊發現了一種由氫、氮、镥組成的化合物,在294K(即21°C)的溫度下,材料電阻能降為0,不過這仍需要1GPa的壓力才能實現材料的超導性能,這約是大氣壓力的10000倍,已經遠低于室溫超導先前所需的數百萬個大氣壓。
對此,上海市高溫超導重點實驗室主任、上海大學教授蔡傳兵認為,這次迪亞斯展示出的研究成果有一定可靠性,但室溫超導所需的1GPa壓力仍屬于高壓范疇,距離實際應用仍非常遙遠。(澎湃新聞記者 承天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