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3月6日電 (王永樂)GDP增長5%左右、CPI漲3%左右、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透露的這些信息有你關注的嗎?
GDP:增長5%左右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23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預期目標5%左右。
增速目標為何是5%左右?長江證券認為,目標定在5%左右反映了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從長期視角來看,發展的首要任務是高質量發展。量的合理增長要和質的有效提升相結合,才能實現更高的發展水平,經濟增速目標的合理下調也是尊重客觀規律的選擇。
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余永定認為,考慮到中國實行擴張性宏觀經濟政策仍有較大空間,且2022年基數較低,如果不出現“黑天鵝”事件,今年中國經濟增速超5%“沒有問題”。
浙商證券宏觀報告分析稱,GDP增長目標為5%左右,更加強調高質量發展。疫情擾動出清、經濟參與主體積極性提升、財政不急轉彎的背景下,全年GDP增速可以完成預期目標。
中航證券宏觀報告認為,考慮到全球經濟大概率放緩,以及近三年的疫情對企業和居民部門資產負債表的沖擊可能存在持續影響,5%左右的目標既不保守、也不激進。
財通證券分析稱,首先,經濟增長目標的確定取決于政府對經濟形勢的判斷;其次,經濟增速目標調整順應潛在增速趨勢,而非實際增速變化;最后,經濟增速目標本身的意義在于“底線”,而非上限。
CPI:漲3%左右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23年居民消費價格(CPI)漲幅3%左右,與去年目標持平。
2022年,中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月度漲幅始終低于3%,全年僅上漲2%。
3月3日,央行行長易綱在發布會上表示,2022年CPI漲幅是2%,這是一個非常理想的通貨膨脹水平。
同日,央行副行長劉國強在發布會上指出,2023年中國通脹水平總體保持溫和是主基調,從短期看,通脹壓力總體是可控的,因為當前中國經濟處在恢復發展的過程中,有效需求不足仍然是主要矛盾,產業鏈、供應鏈運轉順暢,供給比較充足,居民通脹預期比較平穩,具備保持物價基本穩定的有利條件。
前海開源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分析稱,CPI漲幅為3%左右,仍然處于良性通脹的范圍,不會出現通脹過快上漲,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提升居民收入是推動消費增長最重要的方面。有了消費能力,有了收入的增長,今年消費增長會更加突出,特別是一些被壓抑的消費需求今年會集中釋放。
浙商證券宏觀報告認為,目前生豬、原油供給整體穩健,今年CPI壓力不大,較難觸及3%的閾值,實現CPI目標難度較小。
糧食產量: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23年糧食產量預期目標是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糧食安全備受關注。2022年,中國糧食產量再創新高。全年糧食產量13731億斤,比上年增產0.5%,連續8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
農業農村部部長唐仁健近日表示,糧食生產要穩產量、提產能。產量上,要緊緊圍繞確保全國糧食產量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這個目標,千方百計穩住面積、主攻單產、力爭多增產。加力擴種大豆油料,確保大豆油料自給率逐年提高。統籌做好糧食和重要農產品調控,穩定“菜籃子”產品供應。產能上,要抓緊啟動實施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努力推動糧食產能早日邁上新臺階。在保護好生態環境前提下,多途徑開發食物來源,加快構建糧經飼統籌、農林牧漁結合、植物動物微生物并舉的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
城鎮新增就業:1200萬人左右
就業對一個家庭是天大的事。據政府工作報告,2023年城鎮新增就業1200萬人左右,比去年“1100萬人以上”的預期目標有所上調;城鎮調查失業率5.5%左右。
政府工作報告同時提出,落實落細就業優先政策,把促進青年特別是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實保障好基本民生。
浙商證券宏觀報告認為,政府工作報告重點突出了新增就業,體現了就業優先的政策思路。城鎮新增就業目標從過往幾年的1100萬人上調至1200萬人,調查失業率目標5.5%與之前保持一致。2023年高校畢業生預計達到1158萬人,較2017年增加了363萬人,今年政策將重點解決大學生就業難、青年失業率中樞上行的問題。就業優先政策發力背景下,城鎮新增就業和失業率目標可以完成。
房地產: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政府工作報告明確了2023年八項重點工作,其中兩項和房地產直接相關。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有效防范化解優質頭部房企風險,改善資產負債狀況,防止無序擴張,促進房地產業平穩發展。
對此,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對中新經緯分析稱,優質頭部房企風險化解工作將繼續,今年也將是繼續落實資產負債表優化的一年。因此后續在防范風險方面,要尤其關注頭部房企的風險問題。此次防范風險方面明確提及了房地產的內容,也充分說明房地產化解風險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各地更是要高度重視這個內容,防范出現房企新的風險出現。
另外,政府工作報告還提出,加強住房保障體系建設,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決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問題。
“住房消費需求支持的提法,在這兩年都有,但此次提及并非老生常談。”嚴躍進進一步分析稱,此次提及住房消費需求,是基于2022年房地產市場大降溫的背景而提及的,針對性更強。唯有把住房消費需求提振了,其他房地產的問題包括頭部房企金融風險問題等,才能真正得到解決。
光大證券分析稱,在此前嚴控負債規模的背景下,房地產高杠桿擴張路徑已明顯受限,房地產金融化泡沫化勢頭得到實質性扭轉。預期在滿足房地產市場合理融資需求、穩妥處置恒大等頭部激進房企風險的同時,商品住宅開發的行業格局將得到重塑,國企及低杠桿民企向前、高杠桿民企向后,帶動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資本市場: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經濟金融風險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五年來,推動金融監管體制改革,統籌推進中小銀行補充資本和改革化險,推進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加強金融穩定法治建設。2023年,要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經濟金融風險。防止形成區域性、系統性金融風險,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
今年2月17日,中國證監會及交易所等發布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制度規則,自發布之日起施行。全面注冊制落地后,不少代表委員積極建言獻策。
全國人大代表、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田軒建議,穩步推進交易所公司制改革,提高交易所自主權。借鑒北交所公司制的改革經驗,平穩有序地在三個市場板塊實施公司制改革。在完善證券市場法制、自律監管機制的基礎上,將上市審核權、規則制定權、自律監管權等交給證券交易所,突出交易所的監管主體責任,充分授權證券交易所根據市場實際情況制定自律規則。
全面注冊制落地后,中介機構“看門人”作用凸顯,就如何促進資本市場形成職能和責任相匹配的“看門人”機制,全國政協委員、中泰證券總經理馮藝東提出三點建議,包括進一步落實發行人信息披露第一責任人制度,做出更加清晰完善的制度安排和切實提高保薦機構執業質量等。
對于金融風險處置,易綱3月3日表示,人民銀行將會同其他金融管理部門一道,加強和完善現代金融監管,強化金融穩定保障體系,推動重點領域金融風險的處置,對非法金融活動保持高壓,壓實各方風險處置的責任,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對于地方政府債務問題,財政部部長劉昆3月1日在發布上表示,地方政府的債務主要是分布不均勻,一些地方債務風險較高,還本付息壓力較大。“已督促有關地方切實承擔主體責任,抓實化解政府債務風險,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這個底線我們守得住。”他說。
楊德龍表示,現在中國有2億股民,6億基民,資本市場的表現關系著億萬家庭的財產性收入,資本市場出現恢復性上漲有利于提高財富效應,促進消費。大力發展資本市場也是支持創新企業新經濟發展的關鍵。現在已經全面實施了注冊制,未來會有更多代表新經濟的企業登陸資本市場,資本市場為這些創新企業提供寶貴的資本,有利于推動經濟轉型以及產業升級,孵化出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科技創新企業。(中新經緯App)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