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因面試在杭州逗留半個月的應屆碩士畢業生李志(化名),又再次動身前往南京參加另一家公司的第二輪面試。
“因為要參加一家公司的線下考試,接下來應該還會在南京待一段時間。最近面試的數量已經漸漸少了起來,而且有了比較滿意的offer后,我的重心也將轉移到畢業論文上。”李志告訴《華夏時報》記者,受疫情影響,進出學校的程序比較繁瑣,因此最近為了求職一直在京外奔波。
據教育部統計,2023屆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1158萬人,同比增加82萬人。為促進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充分就業,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于11月28日至12月18日舉辦全國人力資源市場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周活動,為2023屆高校畢業生、往屆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及“三支一扶”計劃等基層服務項目人員提供就業服務。
“2023年大學畢業生將創紀錄地達到1158萬,減去100萬左右直升研究生,再減去20萬至30萬出國留學畢業生,需要就業創業的畢業生仍然超過1000萬。在全球經濟衰退、新冠疫情影響持續等背景下,消化千萬級大學畢業生壓力可想而知。當前體制內有編工作持續高熱,考研大軍也不斷壯大。穩定就業形勢,關鍵是創造更多就業機會,政府必須拿出切實有效的措施、全心全意的誠意全力支持中小企業發展,培育更多市場創業主體,激發社會資本投資的積極性,確保民營企業家的創業信心,營造不同所有制主體平等競爭的市場環境。”中國教科院體制所副所長、研究院張家勇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提前“找出路”
“雖然我是2023屆畢業生,但我最早開始考慮求職是在2021 年的11 月份。”李志告訴《華夏時報》記者,作為計算機專業出身,他曾經的求職意向是互聯網行業,并為此參與了實習。但在求職大環境的不斷變化后,他開始轉移視線,試圖尋求更穩定的就業出路。
最初,在了解到各地的人才引進政策后,李志希望能夠繼續深造讀博,進入高校。然而在申博受挫、同學陸續拿到offer等消息接踵而至的情況下,李志倍感壓力并開始關注秋招信息。
“在8月底9月初,我正式開始了秋招投簡歷之路,求職方向主要是國企。“李志說。
秋招投遞簡歷便耗費了李志大量的精力,由于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招聘系統,他一直反復進行著信息填寫、線上筆試等大同小異的求職步驟,前后投遞了超過一百個崗位。“在9月和10月的時候,我幾乎每天都是在投簡歷,做筆試中度過。”
10月末,李志在陸陸續續收到了幾個線下面試邀請后,便開始離校求職。
“最初面試前會緊張好久,會不斷復習自己簡歷里的東西,會在面試前一晚失眠。但后來也漸漸習以為常,也逐漸開始習慣很多公司面試后便沒了消息,并沒有了一開始面試被掛了的失落。面試最多的時候,每天都有一兩個面試,甚至我都記不清,已經面試了哪些公司。”李志說。
據李志回憶,在一個周五的下午,他接到了求職公司詢問他一個半小時后是否方便的電話。由于此前已多次面試這家公司,簡歷一直在不同部門間流轉,他便沒有抱太大希望,甚至由于時間匆忙,開始面試的時候,都沒能來得及打開電腦,是直接用手機進行的面試。然而就是這次持續了三十多分鐘的面試,讓他收到了心儀的offer。
“求穩”心態明顯
其實在求職期間,李志還報名參與了國考、京考以及江蘇和浙江的省考。“雖然同學之間經常說的是,公務員考試和秋招是無法同時兼顧的。但公務員考試的競爭十分激烈,大家多數做不到孤注一擲備考,會擔心錯過了秋招的機會。”
事實上,《華夏時報》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除選擇升學道路外的多數應屆畢業生,在秋招期間都會參與公務員考試報名。
“雖然我更心儀公務員工作,但為了增加就業機會,還是會關注秋招中一些有吸引力的崗位。因為重心一直是在備考上,所以沒有去聽學校組織的宣講會,都是直接投遞簡歷,目前也參與了幾次面試。”2023屆本科畢業生祝康(化名)告訴《華夏時報》記者,他和室友都是同時報名了國考、京考以及選調生考試。
“對于我們來說,公務員崗位的穩定性十分具有吸引力。而且考試內容相似,可以一起準備,只要考試時間不沖突,是都可以參與的。”祝康說。
河南澤槿律師事務所主任付建告訴《華夏時報》記者,目前大學校畢業生傾向于考研、考編,并且傾向于具有穩定性的工作。
一方面,大學本科畢業競爭激烈,大多企業提高了應聘標準,大學生畢業后可選擇的崗位減少或薪資待遇下降,導致更多的大學生需要通過提升自己的學歷來保持競爭力;另一方面,目前私有企業的工作穩定性不高成為了大學生離職率增高、考研人數增多、考編人數增多的原因。而許多企業用工制度不合理,導致處于勞動關系中本就處于劣勢的大學生勞動者的權益無法得到保障的現象,使得大學生更加傾向于薪資高、福利待遇好的企業或者機關,那么相應考研、考編的人數也就增多了。
“畢業生都在追求穩定,選擇風險性低的工作,考研考編熱持續升溫。在人們固有印象中,體質內工作穩定,待遇有保障。因就業期望值偏高,對就業崗位過分挑剔,就業觀念與當前的就業政策和形勢形成極大反差,同時適應能力和競爭能力不足,導致就業困難。就業難不是難在沒有就業機會,而是難在沒有理想的就業崗位。”原杭州余杭教育科學研究所副所長陶華坤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他建議,畢業生應想好自己真正感興趣的是什么,給自己人生做好規劃,想好以后想從事什么行業,不要為了找工作而工作。
精準開展大規模線上招聘
對于當前的就業形勢,北京市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王鵬告訴《華夏時報》記者,今年的大學生就業難是多元因素共同疊加所致。近幾年,無論是本科生,還是研究生的招生規模都在持續增加,累計到今年應屆畢業生的人數就相對較大,也就造成了較大的畢業生就業需求。
與此同時,受今年全球經濟下行、生產成本增加等諸多因素影響,很多企業并不是處于快速擴張階段,所以新增的工作崗位也不旺盛。而我國多地的疫情反復也導致了畢業生就業、應聘、實習實踐受阻。
值得注意的是,為促進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充分就業,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于11月28日至12月18日舉辦全國人力資源市場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周活動,為2023屆高校畢業生、往屆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及“三支一扶”計劃等基層服務項目人員提供就業服務。
全國人力資源市場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周活動期間,各地人社部門、各類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將集中開展大規模線上招聘、直播帶崗宣講、就業指導和職業體驗、線上測評和考試服務、人力資源服務進校園以及線下招聘活動,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和成長成才。
在精準開展大規模線上招聘方面,將設立中國人力資源市場網為線上招聘主會場,并在中國公共招聘網、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平臺、中國國家人才網以及中智招聘、國聘等網絡招聘平臺開設活動專區,搭建集成化、一體化就業服務平臺。
此外,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還要求各地廣泛動員各類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深入挖掘崗位信息,引導有招聘需求的用人單位發布招聘需求,持續推出行業性、區域性線上專場招聘,并與人力資源市場網活動主會場鏈接。
據悉,全國人力資源市場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周活動已連續舉辦19屆,近十年來累計提供崗位1969萬個,服務高校畢業生1578萬人次,445萬人達成就業意向。
責任編輯:徐蕓茜 主編: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