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源、租金和通勤:北京“新青年”租房圖譜
新京報聯合ICCRA住房租賃產業研究院推出《租賃立法后北京青年租房新圖譜》,解密5年內來京青年租房特征
在一度引發各界關注的多家長租公寓“爆雷”之后,租賃行業發生了蛻變,以破局行業痛點。
今年9月1日正式施行的《北京市住房租賃條例》,作為全國首個規范“住房租賃”、規范長租公寓等新興業態的地方性法規,助力北京租賃市場走上規范、有序發展之路。與此同時,二十大報告強調:“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熱心人、青年群眾的引路人。”各方均在努力讓青年人“居者有其屋”,為他們的未來創造更多可能性。
值得關注的是,北京目前大約有多少青年人在租房?哪些區域更受青年租客青睞?通勤時間與全市平均水平相比如何?主要的租房途徑有哪些?租房時主要考慮的因素又有哪些……基于這些問題,新京報聯合ICCRA住房租賃產業研究院(簡稱“ICCRA”)共同推出《租賃立法后北京青年租房新圖譜》。
約252.5萬五年內來京青年租房居住
由于關于北京整體租住人口的統計方法正在不斷完善和推演過程中,因此,ICCRA對于北京租房人口的統計口徑,是以常住人口中在京無房的人口作為基數。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2020年,北京共有常住人口2189.3萬,其中外省份來京人口約841.84萬人,占常住人口的38.5%。北京常住人口中,5年內遷入的比例達13%。在現行限購政策下,北京外地戶籍家庭有5年社保才可限購一套,因此,這部分常住人口暫無法在北京購房,由此可計算出,2020年北京租房的人口基數即284.6萬人。另據ICCRA調研顯示,在北京的租房人口中,18-40歲的人口占比約88.23%,由此可進一步得出,2020年北京共有約251.1萬青年人租房。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市高校畢業生人數每年均在穩步攀升。公開資料顯示,2020年,北京地區高校畢業生為24萬人,2021年為25.2萬人,2022年增至26.8萬人。按照畢業生留京比例50%計算,約有一半的新增高校畢業生將陸續轉化為租房人口的年度增量。基于此,ICCRA統計得出,北京市青年人租房人口在2021年增至251.7萬人,并在2022年進一步提升至252.5萬人。
如果加上北京人因工作、小孩原因另外租房等因素,根據北京市統計年鑒,北京全市居民中,約有13.7%人口租賃公私住房作為居住房屋來源,對應租賃人口規模逾300萬人。
對此,ICCRA住房租賃產業研究院院長趙然指出,有良好教育背景的青年人特別是“Z世代”(從1995年至2009年出生的人)成為住房租賃市場的主力客群,他們的居住觀念更加理性,消費動力也會更加健康且可持續。
超四成青年人租房選擇中介平臺
根據ICCRA調研顯示,青年人租房主要來源途徑包括中介平臺(占比為44%)、社交平臺(占比為27%)等。
而在青年人租住房源類型上,仍以個人房東的出租房源為主,其次為自如等分散式的品牌公寓,另有一些青年人選擇租住在集中式品牌公寓之中。
而租金方面,據北京鏈家研究院統計,三季度是租賃旺季,今年7-9月,北京鏈家居間成交的普通租賃住房單位租金價格91.4元/平方米/月,環比上漲5.3%,同比上漲2.2%。從近年租金走勢看,去年疫情防控趨于常態,租賃市場逐步恢復正常,租金價格較2020年回升較為明顯,去年三季度租金價格基本恢復至疫情前水平,隨后進入平穩發展階段。
此外,從租房周期來看,根據ICCRA在今年10月對北京租房人口的需求調研顯示,青年人在同一房源平均的租房周期為15.93個月,較上年同期延長了2.21個月。這說明青年人的租住生活方式正在逐步養成中,同時隨著租約、租金都較為穩定的機構化長租房的快速發展,“穩定租住”越來越深入人心。
青年人單程平均通勤時間為43分鐘
從青年人的視角出發,通勤時間是租房時較看重的要素之一。《2022年度中國主要城市通勤監測報告》顯示,北京全市單程平均通勤時間為48分鐘。不過,根據ICCRA在2022年10月對北京租房人口的需求調研顯示,青年人的單程平均通勤時間為43分鐘。另據58同城、安居客發布的《2022年青年置業報告》顯示,北京青年單程通勤時長的均值為42.71分鐘。
對此,趙然指出,合理的職住關系有利于減少通勤量和城市交通擁堵,降低通勤時間,改善人們出行體驗和生活質量。其中,多渠道籌集租賃住房特別是保租房是提高職住平衡的破局之舉,這也是目前租房的青年人平均通勤時間能夠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的原因。
而從青年人青睞的租房區域來看,根據ICCRA調研顯示,北京排名前三的熱點就業和租住需求旺盛的區域分別為國貿CBD、金融街、東單。
很多青年人租房時希望“攜寵入住”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ICCRA調研顯示,青年人在租房時考慮的因素中,排名前三的依次順序為:是否可以攜帶寵物入住、租約和租金的穩定性、房間朝向。
“青年人的生活方式在悄然變化,如養寵人群漸成規模,市場也將出現更高層次、更多元化的需求。由此也將催生市場對青年租住人群居住環境方面需求的關注和調整。”趙然指出,租賃住房產品不僅要提供美好和舒適的居住空間,還要關注到客戶情感、文化和社交訴求等,市場需求也將驅動供給側不斷進階發展。
本版采寫/新京報記者 張曉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