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年時間里全國樓市遇冷,為了激發起人們的購房熱情,進而促使房價回溫,相關部門施行了各式各樣的利好政策。雖然取得效果并不明顯,但其中絕大多數方針,對廣大購房者而言無疑是利好。現在正值樓市銷售的“黃金十月”,各地政府更是鉚足了勁想要為我國經濟發展的支柱,也就是房地產,注入新的生機與活力。其實追本溯源上個月月底的時候,我國的銀保監會就召開了會議,提出“房地產金融化泡沫化勢頭得到實質性扭轉。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圍繞“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三穩目標,持續完善房地產金融管理長效機制。合理滿足房地產市場融資需求,穩妥處置部分頭部房企風險”。短短幾句話卻包含了很多信息,其中以這3點最為明顯,來一起看看:
第一,房住不炒政策穩步施行
房住不炒政策由來已久,只是一直以來我國的房地產處于上行期,在這樣的社會大背景下炒房客有利可圖,因此他們寧愿冒著風險,也要將大量的優質房源囤積在手。自去年下半年開始,這一情況發生了徹底的逆轉,不斷下跌的房價、逐漸飽和的購房需求、隨時可能會來的房地產稅和房屋空置稅,都在逼迫炒房客抓緊時間離市。
相關部門趁此機會穩步施行“房住不炒”政策,這樣一來市面上真正的住房需求,就能得到進一步滿足。時間長了人與人之間的貧富差距才會縮小,這有利于社會財富的平均分配,對國家經濟的發展有百利而無一害。
第二,購房優惠增加
之前人們買房熱情異常高漲時,國家層面為了顧全大局,讓其他行業尤其是實體經濟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只得通過限購等政策,進一步降低人們的購房熱情。現在這種局面完全反了過來,近一年時間里各大城市相繼施行了降首付、降利率、降低樓市準入門檻等方針,試圖增加樓市的成交量。
照此趨勢發展,隨著時間的推移,消費者們可享受的購房優惠會愈來愈多。這正是那些預算不足、收入水平不高的剛需,可以買房的大好時機。但若你已經有的住,還是不要貪小便宜,否則容易偷雞不成蝕把米。
第三,房產泡沫被戳破
在去年下半年之前,全國各地到處都是房產泡沫,致使各大城市樓市的價格虛高,進而引發了各式各樣的社會矛盾。要想房地產行業實現健康發展,這些泡沫勢必要被一一戳破,這一舉措勢在必行。有業內人士根據現有數據進行了一個大致預估,得出當前我國空置房數量,已然達到1.2億套的結論。若這些閑置資源始終得不到充分利用,社會上的居住需求將得不到很好的滿足,不過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作為消費者的我們應該有更多的耐心。總之我國房地產行業遇到的種種問題,勢必會被一一化解,最終進入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