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王兆寰 北京報道
10月15日,上交所發布消息稱,目前,上交所已完成各項準備工作,科創板股票做市交易業務上線已準備就緒。
證監會日前批復了第二批具有科創板股票做市商資格的券商名單,共計6家,分別為中信證券(18.170, 0.10, 0.55%)、國泰君安(13.890, 0.01, 0.07%)、招商證券(12.710, 0.05, 0.39%)、興業證券(5.630, 0.05, 0.90%)、東吳證券(6.440, 0.02, 0.31%)、浙商證券(10.140, 0.00, 0.00%)。
值得注意的是,幾乎是在一個月前,證監會剛剛批復了首批8家券商的科創板股票做市商資格,分別是申萬宏源(3.960, -0.01, -0.25%)、華泰證券(12.430, 0.02, 0.16%)、銀河證券、中信建投(24.370, 0.14, 0.58%)、東方證券(7.960, 0.01, 0.13%)、財通證券(7.060, 0.03, 0.43%)、國信證券(8.850, 0.08, 0.91%)和國金證券(7.930, 0.03, 0.38%)。
截至2022年10月14日,經中國證監會核準,14家證券公司取得了上市證券做市交易業務資格,標志著部分證券公司已具備開展科創板股票做市交易業務的條件。
《華夏時報》記者通過采訪進一步獲悉,第一批拿到科創板股票做市資格的券商已“萬事俱備”,在等待監管部門的檢查結果,展業最快有望10月底開始。
準備就緒
在證監會批復后的第一時間,中信證券等6家券商紛紛發布公告稱,收到中國證監會《關于核準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上市證券做市交易業務資格的批復》。根據該批復,證監會核準公司上市證券做市交易業務資格。公司將嚴格按照有關規定和上述批復的要求,修改公司《章程》;辦理工商變更登記,換發經營證券期貨業務許可證;在人員、業務設施、信息系統和經營場所等方面做好各項準備;加強信息技術安全管理,保障上市證券做市交易業務信息系統安全穩定運行,確保該項業務的順利開展。
招商證券衍生投資部執行董事唐勝橋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科創板股票做市交易業務屬于我國資本市場第一次嘗試股票市場做市業務,上市公司是最微觀的結構,所以影響面更微觀;同時,我國普通投資者貢獻80%左右的股票市場交易量,需求更大,市場波動也更大。
唐勝橋分析稱,股票定價邏輯相較多考慮凈值概念的基金定價以及BS期權定價模型更為復雜,因其并無一個所謂公允價格的概念,需要專業機構投資者進行定價。而此時科創板引入做市商制度,是我國注冊制改革穩步推進的必要環節之一。
10月15日,上交所對外表示,積極推動引入科創板股票做市交易新機制,全力以赴做好科創板股票做市交易業務各項準備工作。科創板開市以來,穩步試點注冊制,統籌推進發行、上市、信息披露、交易、退市等基礎制度改革,各項制度安排經受住了市場檢驗,為引入做市商機制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中國證監會于2022年5月13日發布《證券公司科創板股票做市交易業務試點規定》,上交所于2022年7月15日發布《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做市交易業務實施細則》及業務指南。
規則發布后,上海證券交易所積極開展科創板股票做市交易業務相關準備工作,開發建設科創板做市業務管理系統,制定有針對性的風險監控及監督管理方案,完成證券公司開展科創板做市業務專項技術測試并先后組織開展4次全網測試。
隨后,上交所將根據符合條件的證券公司申請,完成做市商對特定科創板股票開展做市交易業務的備案,并通過官方網站相關專欄向市場公布。做市商將在完成備案后開展科創板股票做市交易業務。
助力流動性
上交所表示,引入做市商機制是持續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進一步發揮科創板改革“試驗田”作用的重要舉措,有助于提升科創板股票流動性、釋放市場活力、增強市場韌性,對全面推動科創板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來自中國銀河(9.700, 0.01, 0.10%)證券的報告顯示,科創板流動性呈現震蕩下行趨勢,板塊內低于換手率均值公司超65%。
截至9月28日,科創板日平均換手率為2.38%,高于創業板的1.98%與上證主板的0.75%,低于北交所的8%;周平均換手率為2.2%,高于創業板與上證主板,低于北交所;月平均換手率為2.2%,高于上證主板與北交所,低于創業板。
縱向來看,2022年初至今,科創板換手率均值為3.01%,呈現震蕩下行趨勢,其中, 6月與8月中旬出現兩個大于4%的峰值。板塊內公司換手率低于日平均的為338家,低于周平均的為350家,低于月平均的為314家。
唐勝橋認為,就科創板上市公司來看,券商可以為他們提供從承銷保薦到研究咨詢再到交易做市等全方位、全鏈條的中介服務。同時,科創板上市公司均為科技創新型企業,需要市場給予他們高估值溢價,以便更好地發展業務。而引入做市商機制可以更充分地發揮直接融資功能,更有效地配置社會資源,吸引社會資本投入國家科技創新等重點領域。
同時,對普通投資者來說,可解決投資渠道問題。在唐勝橋看來,券商具備直接與上市公司溝通的優勢,對公司的研究相對更清晰、透徹,券商履行做市商身份則可以代替普通投資者研究相關公司并給出合理定價,減少投資者“踩坑”成本和解決信息不對稱等問題,解除投資者進入和退出的后顧之憂,從而享受中國科技創新帶來的發展紅利。
降低券商投資波動率
就中資券商而言,可以提高券商的綜合金融服務能力,更高質量地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唐勝橋進一步分析稱,科創板股票做市,可以為券商提供另外一條市場中性的相對低風險的資本中介業務,降低自有資金的投資波動率,保持業績穩定性。同時,也能提升中資券商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在業務開展初期,做市商的首要目標是維護市場穩定,為市場提供流動性,盈利來源可能主要是交易所做市服務激勵。隨著做市標的數量和業務規模的增加以及風險對沖手段的豐富,做市策略和系統的持續優化將使做市商可以獲得除交易所激勵以外的如做市標的組合持倉及交易的盈利。
唐勝橋認為,由于科創板股票做市交易業務還在試點階段,可能拿到“資格證”的前期無法為公司帶來顯著的盈利變化,只是增加了一塊業務,相信未來隨著試點的拓展,該業務在公司的收入權重會逐步提升。
海通證券(8.750, 0.02, 0.23%)的報告顯示,獲批科創板做市資格有利于轉變過去偏通道的傳統業務模式,進一步加強投行資本化轉型。通過整合資本+投研+交易優勢,優化盈利模式,豐富利潤來源,迎來高質量可持續的發展。
編輯:嚴暉 主編:夏申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