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青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青云科技”)正式以“688316”為股票代碼在科創板掛牌上市,成為國內“混合云第一股”。
成立于2012年的青云科技主要通過自主創新、自主研發完整云計算技術體系,基于統一的底層技術和架構,為客戶提供使用體驗高度一致的各類云產品和云服務,以充分滿足客戶對于私有云、公有云和混合云的部署需求,并可根據客戶業務特點、場景需求,構建靈活、敏捷、高效的綜合性云計算解決方案。
作為過去10年國內云計算賽道的頭部企業,青云科技自成立以來已獲得包括藍馳創投、九合創投、云九資本、經緯中國、光速中國等多家國內一線VC的支持。
青云科技董事長兼CEO黃允松在上市致辭中表示:“我們一直從事難而正確的基礎工作,通過不斷自主創新,為社會和企業持續創造價值,努力成為百行千業數字化轉型可依賴、可信賴的基石型合作伙伴。”
搶先布局混合云,助力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
縱觀青云科技的發展歷程,其在各個市場變化的關鍵時間節點均作出了相對正確的選擇——從成立之初在早期中國公有云市場占據重要地位;到將核心技術從公有云服務中解耦并產品化,形成可獨立交付的云產品,進入私有云市場;以及在混合、多云的趨勢下,堅持混合云戰略,積極應對IoT及5G時代,在服務場景縱深上集結云、網、邊、端一體化的能力,實現全域數據互聯,形成廣義混合云平臺。
其中,青云科技在2014年年底率先在行業內開啟的混合云戰略轉型,成為國內最早同時布局公有云和私有云的服務商,或是奠定其后續市場競爭力的關鍵一步。
當然,之所以青云科技敢于在那個時間節點作出布局混合云的決策,一方面是基于管理團隊在創業伊始就高度重視核心代碼自主研發,國內少數能夠實現云計算平臺直接完全國產化替代的廠商;另一方面從客戶的角度來看,混合云更符合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的趨勢,其集公有云的靈活、低成本和私有云的可控、合規于一體。
從產品屬性的角度來看,青云科技的混合云解決方案中具有三大特點:
一、服務和產品在 API 接口、開發工具、操作界面等各方面都保持一致,降低運維管理的難度;
二、混合云網絡接入與 SD-WAN 服務將云平臺進行了深度整合優化,能夠快速構建企業級廣域網絡,實現云平臺間的網絡互通;
三:通過統一多云管理平臺等軟件,對接青云及第三方云平臺的 API,將運維管理進行匯總,形成面向混合云的完整運維體系,為用戶建立統一運維管理平面。
目前,青云科技的客戶已覆蓋金融、交通、能源、物流、制造、政府與公共事業、企業服務、教育、醫療、零售、電商、互聯網等領域的傳統企業和新興企業。
值得注意的是,2017至2019年、以及2020年上半年,青云科技的終端客戶留存率分別為19.32%、30.38%、38.37%以及57.41%,呈持續增長趨勢。
“混合多云”為大勢所趨,國內市場或更具潛力和規模
從整個行業的角度來看,鑒于混合云兼顧公有云和私有云兩者的優勢,更便于企業更為靈活地調度 IT 資源,其在全球范圍內頗受企業歡迎。
根據全球云管理服務廠商RightScale的調查數據顯示,84%的受訪企業采用了多云戰略,其中采用混合云的企業比例已由2018年的51%提高至2019年的58%。
相較全球市場,中國的混合云市場尚處于發展初期,采用混合云的企業比例較低。根據信通院調查數據,2019年中國采用混合云的企業在所有企業中占比為9.8%,中國采用混合云的企業在全部上云企業中的占比為14.8%。
換言之,對于國內的云計算廠商而言,未來的市場增量空間較大,尤其是在經過多年的“大浪淘沙”后,真正能夠走到今天的初創公司已少之又少,而青云科技則是國內少數能夠實現云計算平臺直接完全國產化替代的廠商。
何況,國內市場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譬如,以央企、國企、政府為主的大型客戶對自主運維、數據安全的要求更高,更傾向于使用混合云;而互聯網、車聯網等 IoT 設施的存量大,迭代增速快,對云服務有更大量的、更多元的需求。
可以說,這些因素或將催生一個比海外市場更有潛力和規模的混合云市場。
值得一提的是,過去一段時間,相關政策對“新基建”建設和數字化轉型的高度支持,均進一步推動越來越多的企業上云,已經上云的企業對云的應用需求則開始轉向如何更好發揮云的潛能。
當然,2020年的疫情,某種程度上亦是對市場的一輪再教育,而混合云在靈活 應對多樣化場景下的用云需求、數據安全性以及降本增效方面的多重優勢,其增長潛力逐漸成為行業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