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布了一份最新數據,從中我們可以看到,在全球各央行的外匯儲備中,人民幣的占比不斷的攀升,目前排在了第5位。
由于美聯儲隨意的放水,又任性的加息和縮表,為全球金融市場帶來震蕩不安,同時也導致很多國家的外匯儲備出現損失,所以各國正在啟動去美元化。美元在全球外匯儲備中的占比正在不斷降低。
有哪些國家的占比排在中國前面呢?
1
今年以來,美國國債的價格不斷的下跌,美國的股票也出現了1970年以來最差的上半年,所以在各國央行的外匯儲備中,不管是美債還是美國的股票資產,都給各國帶來了嚴重的損失。
而且在歐洲的沖突中,大家越來越意識到持有美元不再是安全的信號,反而可能隨時帶來意想不到的危險。
最新的數據顯示,2022年的第一季度,美元依然還是全球最廣泛持有的儲備貨幣,不過,在全球所有的外匯儲備里所占有的份額比例再次出現下跌,目前為58%,比去年第一季度的59.4%下滑了不少。
最近這一年以來美元不斷走強,其他國家貨幣相應貶值,如果把這一因素考慮在內,美元的占比可能進一步的減少。
2
趁著這一個機會,人民幣占比增加了,說明其他各國央行在考慮外匯儲備多元化時,不約而同的選擇了人民幣資產。
目前,人民幣在全球所有外匯儲備中占比達到2.88%,但高于去年同期,也高于上一個季度。
疫情以來,全球的經濟格局還在不斷的重構中,利用這個機會,我國也不斷的努力推進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
最近,中國央行引導下,和國際清算銀行達成一份新的協議,參與方還包括中國香港、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智利以及新加坡。
通過這一協議,參加方一起出資,以解決流動性需求的問題。目前,參與各方暫定出次不低于150億元人民幣或等值的美元。
3
還有哪些國家的占比排在前列呢?
英鎊在全球外儲中占比為4.97%,同樣也在提升中,目前排在中國之前。
歐元的占比卻出現了下降,從2021年第四季度的20.6%和一年前的20.5%下降至目前的20%。
日元在全球所有外匯儲備中的比例同樣也是呈下跌趨勢,從2021年第四季度的5.5%和上年同期的5.9%下滑至目前的5.4%。
對于目前美國依然暫時居于榜首,而且大幅度領先,不少專業分析人士都認為,這與美聯儲今年以來的不斷加息有關,推動美元指數創下了近二十年來的新高,提高了美元對國際的吸引力。
不過,在爆發沖突后,西方的金融制裁反而把美元在全球的地位逐步削弱,美元正在失去公信力。
4
另一方面,人民幣受到的歡迎也可以從不斷流入A股的資金上得到反映。
與當前不被看好的歐美股市剛好完全相反,有相當多海外投資者正在奮力把真金白銀押注在中國股市,最近兩個月,A股的外資流入再一次達到高潮。
隨著今年多家央行的顯著收緊貨幣政策以來,各地股市已經為此付出了十分慘痛的代價。
特別是在美國,為了降低近四十年以來最高的通脹,美聯儲已經累計加息了150個基點。相對地,標普500指數在今年上半年累計下跌近20%,這是自1970年以來美股最糟糕的上半年表現。
而歐股的前半年表現也是自金融危機以來最差的一次,但是,此前歐元還沒加息,隨著7月份歐元開始加息,下半年歐洲股市的表現可能會更差。
與近期全球其他主要股指的走勢呈現不一樣的是,A股在兩個月以來的反彈已走了出獨立行情。自4月27日至6月30日,滬指反彈超17%,深證成指與創業板指則已分別反彈超26%與30%;港股恒生指數也在5月份和6月份明顯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