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據媒體報道,由KKR和澳大利亞麥格理(macquarie)牽頭的財團以150億英鎊收購英國最大配電公司的計劃以失敗告終,原因是不斷上升的通脹促使英國電力網絡公司所有者李嘉誠在最后時刻提價。
今年3月,競標方麥格理集團有限公司(Macquarie group Ltd.)、APG、中國投資有限公司(China Investment Corp.)、安大略省教師退休金計劃委員會(Ontario Teachers ' Pension Plan Board)和PSP投資公司(PSP Investments)等多家公司已經就購買英國電力網絡公司進行了深入談判。
2010年10月,李嘉誠家族通過電能實業、長江基建、李嘉誠基金會及李嘉誠(海外)基金會等機構,以58億英鎊收購了當時法國電力能源公司EDF Energy持有的英國電網資產的權益,成立新公司英國電力網絡(UK Power.NETworks)。如今倘以150億英鎊賣出,僅買賣獲利便接近百億英鎊!
然而就在協議原定于上月簽署的前兩天,長江基建試圖提高售價。KKR等財團認為報價太高,退出了談判。
據媒體,有知情人士表示,長江基建選擇提價是因為英國通脹大幅上升,匯率變動也是一個因素。英國目前的通脹率為9.1%,為上世紀80年代初以來的最高水平。
而另一位與競購方關系密切的人士則對媒體表示:
“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在進行了一年的盡職調查后改變價格,這是不尋常的。賣家的價格預期發生了巨大變化,所以我們遵守成本紀律,選擇了離開。”
電力、天然氣和水網等英國私有化基礎設施企業往往會在通脹中受益,由于這些企業不是勞動密集型企業,其收益通常超過了與通脹上升相關的成本,比如員工、維護和材料。
據媒體,Berkeley Research Group董事總經理Colm Gibson表示,投資者對英國基礎設施資產的興趣可能會保持強勁,盡管英國政府威脅要對油氣公司和發電機等部分行業征收暴利稅。
他表示:
“由于公用事業的資產價值和收入流都與通脹掛鉤,并得到監管擔保的支持,這些行業被投資者視為避風港??紤]到當前的通脹前景,公用事業資產更受投資者青睞。”
英國電力網絡公司是英國最大的配電網絡運營商,向東南部和東安格利亞地區的830萬戶家庭和企業輸送電力,收入約占該行業總收入的四分之一。在截至2021年3月31日的一年中,英國電力網絡公司實現收入17.6億英鎊,稅前利潤6.148億英鎊,同時支付股息2.37億英鎊以及股東貸款利息7690萬英鎊。
本文來自華爾街見聞,歡迎下載App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