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十大券商一周策略】轉戰大消費!A股仍在可為期,核心資產與成長股將成為下階段勝負手
中信證券:7月行情結構將更均衡,消費、成長制造和醫藥三大板塊輪動重估
7月,A股處于本輪行情的第二階段,政策合力推升基本面預期預計將驅動估值修復,隨著歐美加息疊加和中報業績分化等因素擾動,預計7月行情波動加大,節奏趨緩,結構上三大板塊輪動重估,建議在消費、成長制造和醫藥保持均衡配置。
首先,政策合力驅動國內經濟逐月快速改善,6月社融數據有望超預期,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更協調,穩增長政策仍有加力空間,慢牛行情正處于估值修復期。其次,歐美加息疊加、中報業績分化、科創板解禁高峰等因素擾動下,預計7月行情波動加大,節奏趨緩。最后,隨著公募基金持續調倉,私募和FOF產品等絕對收益資金加倉,前期資金接力效應減弱,預計7月行情結構將更均衡,消費、成長制造和醫藥三大板塊輪動重估。
中信建投證券:中報預告季開始展開,重點關注新能源、醫藥等行業
市場從4月底以來,處于“黃金坑”后的“甜蜜窗口期”,這個階段的特征是基本面邊際改善,寬松加碼金融市場流動性持續改善,風險偏好從極端低位修復。就目前而言,基本面修復仍在持續,穩增長政策仍有發力空間,市場短期或許仍然存在向上慣性。
但展望未來,我們也需要注意,“甜蜜窗口期”往往是非常規階段,不會長期持續,后續需要關注后續填坑回升是否趨緩以及金融市場流動性的邊際變化,從結構上看,中報預告季開始展開,因為中報業績有較強分化,市場表現也將進一步聚焦中報高增長或者超預期品種,行情從β轉向α。重點關注行業:新能源、醫藥、化工、食品飲料等。
國泰君安證券:A股仍處在可為期,核心資產與成長股將成為下階段勝負手
硬著陸風險下降,經濟預期改善,無風險利率下降,風險偏好回升,當前關鍵不再是避險而是找收益、找資產。7月份增量政策有望繼續出臺,疊加基本面數據持續驗證,經濟預期上修,加之投資者對風險擔憂明顯回落,A股仍處在可為期。
核心資產與成長股將成為下階段勝負手,需要開始重視與布局。當前核心資產板塊經營占優趨勢已經開始萌芽,2023年盈利預期增速與改善幅度均顯著高于其他品種。從交易維度來看,核心資產估值經過1年半的調整已極具性價比,籌碼端交易結構亦顯著優化,尤其是食飲、醫藥等重點行業籌碼松動最為明顯。行業與投資主題:重視和布局核心資產與成長股。下一個階段,兩大投資主題有望繼續走出超額,一類是存量經濟下競爭優勢擴大,并且股價已充分調整的核心資產股票,重點在疫后修復;另一類則是轉型背景下新能源、數字經濟、自主可控等科技新經濟成長股。推薦:1)高景氣成長:電動車/光伏/風電/軍工/計算機信創/數字產業;2)消費醫藥核心資產:白酒/酒店/生豬/創新藥/CXO/港股互聯網龍頭;3)受益成本下降和竣工周期回暖:廚電/家具/消費建材。周期中看好煤炭和地產竣工鏈。
海通證券:成長中期趨勢向好但短期熱度較高,重視消費
4月底以來公募增量資金不明顯,5-6月偏股基金共發行412億元(前4月月均發行467億元)、ETF凈贖回210億元。本輪上漲的主要增量資金來自北上、杠桿資金,4月底以來分別增加約1000、800億元,私募、險資倉位5月略升。4月低點是反轉底,基本面好轉支撐行情進二退一式抬高,成長中期趨勢向好但短期熱度較高,優化結構,重視消費:低估低配+數據漸改善。
中金公司:輕大盤重結構,市場可能整體仍處在反彈區間
向前看,我們認為中外政策周期繼續反向特征依然明顯,中國政策可能維持寬松,通脹相對溫和,估值在近期修復后也不高,中國市場下半年相對海外可能維持相對韌性。但如果全球市場下半年波動加大,中國市場也或將受到一定牽連。短期來看,考慮到接下來一段時間國內增長數據逐步修復、資金面仍維持相對寬松且疫情修復預期逐步強化,市場可能整體仍處在反彈區間,后續要根據內外部政策、增長修復、疫情演繹及海外市場情況來把握節奏和結構。市場環境整體可能仍未到需要撤退防守的階段,但要注意在反彈持續兩個月、累積了部分獲利壓力后,波動可能會略有加大。
配置上,建議關注資金寬松與疫情修復兩條主線:一方面,政策寬松逐步可能逐步轉換為經濟修復,政策敏感的部分低估值穩增長相關板塊,包括建材、家電、龍頭地產等;另一方面,疫情修復預期下可以關注線下出行與消費恢復相關的食品飲料、機場、餐飲、酒店與旅游等領域。大周期上,消費領域股票低迷了較長時間,部分領域可能也在進入中長線布局期。制造成長風格在近期連續反彈后,整體性價比在減弱,后續波動可能開始加大,根據景氣程度及估值匹配度自下而上擇股配置。中長期來看,聚焦中國產業升級與消費升級兩條成長主線。
廣發證券:“獨立行情”持續,關注“復蘇交易”中國優勢資產的3條主線
政策暖風下“此消彼長”的中國優勢驅動本周A股“獨立行情”持續。當下獨立行情最大驅動力源自于中國決策層致力于恢復經濟活力并改善市場風險偏好,而海外股市則在“衰退預期+貨幣緊縮”下持續下行。6月中美PMI繼續分化,美國經濟增速的預期下調美債利率大幅下降,中國政策暖風下“此消彼長”的獨立行情持續。“此消彼長,水到渠成”行情或有波折但不改震蕩上行趨勢。
“此消彼長”建議關注“復蘇交易”中國優勢資產的3條主線:(1)疫后制造及消費修復:汽車(含新能車)/光伏組件/零售/食品飲料等;(2)再加杠桿:限制性政策轉向邊際寬松(互聯網傳媒/創新藥/地產);(3)國內定價主導的通脹鏈:上游資源/材料(煤炭/鉀肥)和養殖業。
興業證券:“新半軍”仍未修復到位,仍有向上空間
隨著“新半軍”顯著修復,部分投資者開始擔憂行情是否已臨近尾聲。但根據我們的研究框架,“新半軍”行情從時間上并未結束,且仍有向上空間:首先,時間上:1)近期美債利率快速下行,下半年對“新半軍”壓制也將緩解。2)分析師預期修正強度這一領先指標依然指向“新半軍”上行趨勢。中期“新半軍”向上趨勢并未結束,震蕩期就是布局期。其次,空間上:從漲幅與盈利匹配度上看,“新半軍”仍未修復到位。
結構上,短期聚焦困境反轉的大消費(醫藥、酒類、白色家電、食品、交運等)+強者恒強的“新半軍”(光伏組件/硅料硅片、汽車、軍工新材料/結構件、風電整機/上游材料、半導體材料/設備、5G光纖光纜)。下半年,市場風格有望逐漸回歸科技成長。建議重點關注“專精特新”六大方向:1)新能源(新能源汽車、光伏、風電、特高壓等),2)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5G等),3)高端制造(智能數控機床、機器人、先進軌交裝備等),4)生物醫藥(創新藥、CXO、醫療器械和診斷設備等),5)軍工(導彈設備、軍工電子元器件、空間站、航天飛機等),6)糧食安全(種業、生物科技、化肥等)。
粵開證券:市場延續震蕩上行,業績窗口期布局三條主線
我們預計隨著穩增長政策逐步落地顯效,疊加外圍擾動邊際趨緩和疫情擾動逐步消退,國內經濟趨勢向好,市場有望延續震蕩上行趨勢。
近期半年報業績預告陸續披露,A股市場即將進入業績驗證期,建議投資者關注高增長低估值板塊的優質標的,重點布局三條主線。第一,關注中報業績預告超預期板塊投資機會。第二,把握政策發力主線,關注新能源和大消費。第三,關注高景氣度的成長風格配置。
國海證券:7月相對看好價值板塊,消費和金融有望取得超額收益
我們延續對市場樂觀的判斷,國內基本面是弱復蘇+溫和通脹+流動性寬裕的組合,外部環境則是美債利率見頂回落+大宗商品價格下跌,對股票市場較為有利,業績和估值都能擴張,結構上我們在7月相對看好價值板塊,消費和金融有望取得超額收益。
配置方面,重點關注經濟復蘇斜率加快驅動下的消費以及金融,包括三條主線,一是疫情防控政策邊際放寬、PPI-CPI剪刀差收斂,受益于消費復蘇的核心賽道如食品飲料、醫藥生物等;二是順應地產后周期、且政策重點扶持與刺激的可選消費板塊,包括汽車、汽車零部件、家電家居等;三是階段性關注金融起舞。7月首選行業食品飲料、醫藥生物、非銀金融。
華西證券:市場回調的風險點或在7月中下旬
A股由快速上漲到震蕩分化,市場回調的風險點或在7月中下旬。政策、估值、籌碼三因素共振驅動A股4月27日以來的反彈,市場信心明顯修復,經濟疫后復蘇已成為市場共識。7月份,A股核心矛盾仍在國內,國內政策“易松難緊”,疫情防控政策調整疊加穩增長增量政策落地,三季度國內經濟有望加快復蘇,中期A股市場有望震蕩向上。節奏上,前期快速上漲下A股積累了較多盈利盤,隨著企業財報密集披露,盈利權重將會階段性提升,A股將由快速上漲轉為震蕩分化,提防市場回調的風險點或在7月中下旬。
7月行業配置關注兩條主線:一是受益國家政策重點扶持的新興產業,如“新能源產業鏈、軍工”等;二是受益國內疫情邊際好轉的部分消費品,如“食飲、醫藥”等。(券商中國 王璐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