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我國的土地利用率比較高,為了能夠合理的利用土地資源,拆遷改造的現象越來越多,這在很多人眼中看來是好事,畢竟也真的有人一夜暴富,那么如果是公租房遇到拆遷該怎么辦呢。
國家出臺幫扶政策
我們首先要明白什么是公租房,就是公共租賃住房,是國家為買不起房子的群眾提供的政策支持,面向符合規定條件的城鎮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難家庭、新進就業無房職工和在城鎮穩定就業的外來務工人員出租的保障性住房,這樣的住房是由政府或公共機構所有,用低于目前市場價格的租金來租給那些外來打工人員,當然也包括剛畢業的大學生或者老人等等,可以說是面向社會所有人符合條件的人,國家出臺的這個政策也是很大程度上解決了住房問題。
征收需要滿足的幾個條件
征收公租房也是要符合一定條件的,當然這種國家支持的幫扶政策輕易不會收回的,除非遇到重要問題的時候,比如說國防和外交的需要;其次是由政府組織實施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的需要;還有就是由政府組織實施的科公共事業的需要,由政府組織實施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的需要,由政府依照城鄉規劃法有關規定組織實施的對危房集中、基礎設施落后等地段進行舊城區改建的需要,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公共利益的需要。
滿足條件可以繼續居住
如果遇到這種問題,租戶們要如何做呢,首先就是租客們已經得到了公租房的所有權,基本上是三到五年,如果符合住房保障條件的話,就能夠購買這個公租房了,如果不符合相關條件的話,那么就不能在繼續租賃了,并且不得申請購買所租住公租房,而承租人滿足條件,已經購得該房屋,變成了房屋的所有權人,此時承租人可以作為被征收人與征收方進行協商,簽訂相應的補償協議并獲得相關合理的補償,得到補償也是要符合一定條件的,這里面的事情也是非常復雜的,畢竟是面對社會各類人群,各種各樣的問題都要具體的去解決和協商,一切都要按照條款來辦事,無形中就增加了難度。
補償問題非常復雜
租客沒有獲得公租房所有權的時候,不能定位為被征收人,所以也就是說沒有補償,當然這個要根據各地區政府的相應政策來定,其實關于這類房子的拆遷問題很復雜,因為人群的復雜性,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存在多種情況,不僅有公租房承租人與征收方之間的糾紛,也有其他居住人與房屋承租人之間的糾紛,因此,在實踐中,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具體分析,不能一概而論。
而作為公租房的租客,一定要保存好相關的證據,尤其是能夠證明承租人身份或房屋所有權人身份的房屋租賃合同或購房合同等證明材料,以便獲得合理的補償安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