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4月15日電 (記者羅知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今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22年一季度銀行業保險業運行發展情況。銀保監會首席檢查官、辦公廳主任、新聞發言人王朝弟表示,一季度,各項金融政策持續穩定發力,各項工作平順起步,總體成效好于預期。
銀保監會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把穩增長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強化監管引領,深入推進銀行業保險業改革開放,持續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底線。今年銀保監會更加注重增強監管的政治性、人民性,保持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從統計數據來看,一季度銀行業保險業運行發展情況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銀行業保險業運行平穩健康。初步統計,一季度,銀行業境內口徑總資產351.1萬億元,同比增長8.9%,其中各項貸款同比增長11%。銀行業總負債321萬億元,同比增長8.8%,其中各項存款同比增長9.3%。保險業總資產25.5萬億元,同比增長2.6%。保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1.8萬億元,同比增長4.4%。
二是服務實體經濟成效明顯,主要體現在“四個持續”。第一信貸投放總量持續增加。1-3月,境內各項貸款新增8.6萬億元,同比多增4455億元。第二信貸結構持續優化。制造業貸款同比大幅多增,新增1.8萬億元,為去年同期增量的1.7倍。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20.6萬億元,同比增長22.6%,比各項貸款平均增速高11.5個百分點。高技術產業貸款余額超7萬億元。第三融資成本持續下降。新發放企業類貸款年化利率較年初下降0.2個百分點;新發放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利率較年初下降0.25個百分點。第四對抗擊疫情的支持力度持續增強。衛生和社會工作貸款新增419億元,同比多增200億元。批發和零售業貸款新增1.2萬億元,同比多增1092億元。
三是銀行保險機構抵御風險能力穩步提升。總體來看,銀行業保險業風險整體可控。一季度,銀行業不良貸款余額3.7萬億元,不良貸款率1.79%,較年初略有下降。銀行業金融機構撥備余額7.3萬億元,撥備覆蓋率199.5%。保險業償付能力仍處于較高水平。同時,銀保監會鼓勵撥備較高的大型銀行及其他優質上市銀行將實際撥備覆蓋率逐步回歸合理水平。支持推動地方政府發行專項債,拓寬中小銀行補充資本渠道,提高金融機構抵御風險和服務實體經濟能力。
四是監管政策持續發力。以保持政策舉措連續性、穩定性為著力點,從增加金融供給,改善金融需求兩端發力,加大支持實體經濟力度,彌補金融服務短板。先后印發強化金融支持小微企業發展和鄉村振興的指導意見,出臺關于加強“新市民”金融服務工作的通知。在住房保障方面,會同住建部印發支持保障性租賃住房發展的指導意見。在支持交通物流方面,出臺舉措要求金融機構全力支持貨運物流保通保暢,目前正會同交通部制定支持道路交通高質量發展的相關政策。專屬商業養老保險試點區域擴大至全國范圍。養老理財產品試點范圍由“四地四機構”擴展至“十地十機構”。推進修訂保險保障基金和信托保障基金的管理辦法,更好發揮行業保障基金在風險處置中的作用。
五是監管能力不斷增強。陸續補齊關聯交易、信息科技風險、農業保險等監管制度短板,推進銀行業保險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提高依法監管、依法行政能力,嚴厲查處違法違規行為,今年以來,共處罰機構超800家次,罰沒金額超6.4億元,處罰責任人員1400人次以上。首次組織開展保險資金運用關聯交易專項檢查。
“當前,國際形勢更加復雜嚴峻,全球供需失衡加劇、經濟復蘇放緩,國內疫情多發、市場主體困難明顯增加,經濟下行壓力繼續加大。但我國經濟運行總體保持在合理區間, 經濟韌性強、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銀保監會將花更大氣力研究新政策、做好新預案,監管政策靠前發力,適時加力,全力服務保障實體經濟穩中向好。”王朝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