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家Mike Shedlock認為,在需求彈性面前,通脹預期理論是無稽之談……
對于高企的租金、食品、汽油以及藥物價格,美聯儲能做點什么來緩解?經濟學家Mike Shedlock認為,答案是沒有什么能做的,加息難以影響這些非彈性商品的價格。
美聯儲不能直接影響任何東西的價格,因為它既不能生產商品也不能提供服務;但美聯儲可以通過提高或降低基準利率來減少或增加富有需求彈性的商品的需求。
可問題來了,有需求彈性的商品在CPI中的占比并不高。
上圖顯示的是,美國最新的CPI報告中各項目在CPI中所占的百分比權重。藍色項目是無彈性項目,在CPI中的占比高達80.41%;綠色項目是彈性項目,僅占CPI中的 19.59%。
怎么理解彈性與非彈性需求呢?租房需求就是一個典型,因為當人們預期房租價格會上漲,他們不會租兩套房子。反過來,價格跌的時候,人們也不能不交房租,直至房租真的下跌后再去交租。購買食物、天然氣等需求亦是如此。
因此,對于非彈性商品來說,即無論美聯儲做什么,消費者對它們的需求都不會發生很大的改變。反過來,對那些富有彈性的商品,美聯儲可以通過提高利率來減少消費者對它們的需求。
但奇怪的是,主要被影響到的項目甚至不在表格中,比如房價。然而,通過加息,美聯儲肯定會使美國群眾對住房的需求減少。隨著群眾對住房需求的減少,對家具、景觀、地毯等物品的需求也隨之減少。
通過加息,美聯儲還減少了投資者的投資需求。股票價格下跌,投資者資產減值,這也減少了對住房、新車、外出就餐和旅行的需求。
在Shedlock看來,考慮到彈性因素的影響,通脹預期的邏輯就行不通了。通脹預期背后的邏輯是,如果消費者認為價格會下跌,就會推遲購買,導致經濟崩潰;如果認為通脹上漲,就會更多購買那些價格要上漲的商品。
但問題是,食品、汽油這些剛需,即使價格一直跌下去,也是日常需要用的,需求再跌也不能跌到哪里去。因此,Shedlock認為,CPI中有太多的部分來自這些非彈性商品,美聯儲加息無法產生任何影響。
但在資產市場上,預期理論卻是行得通的。Shedlock指出,如果人們認為股價會上漲,他們就會在泡沫時期搶購股票。如果他們預期股價會下跌,他們就會推遲購買股票。
如果人們認為房價會上漲,他們就會買房子去出租或裝修。如果他們預期房價會下跌,他們就不會進行房地產投機。
而這恰恰是美聯儲忽略了的一點??偟膩碚f,美聯儲加息對需求的破壞只會發生在彈性商品、以及股市和房市上,而那些占CPI大頭的能源、食品價格不會受到什么影響。
本文源自金十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