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貸款,尤其是網絡貸款,為了吸引更多的用戶,不斷的去簡化申請的流程,力求達到真正的“操作簡單,當天放款”。
也因為如此,許多的小伙伴會擔心自己的身份證被冒用,或者被盜用。
之前就有小伙伴咨詢過,關于自己信息被別人用來貸款怎么辦
今天蘑菇就和大家一起來看看,關于自己的信息被別人用來貸款的幾種情況,以及對應的解決方案。
自愿型
答應幫朋友貸款
一般幫朋友貸款這種情況,朋友要是真的兌現承諾幫你還款還好說,但是如果對方想賴賬,那就只能自己承受了。
為什么呢?
1、《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里有相關的規定,個人出借身份證的這種行為,本身就是一種違法行為。
2、雖然簡化了流程,但是僅憑身份證肯定還是無法貸款的,需要一些本人的協助。
那么,這種情況下,網貸平臺已經按照約定發放了貸款,那么本人是有償還責任的。
3、這種通過本人協助完成的,在本人名下的貸款,不管最終使用貸款的是誰,都是需要自己去償還的。
并且網貸平臺如果起訴至法院,法院一般情況下也會判決由本人承擔償還責任。
“無知”型
突然就被催收
遇到這種情況,其實首先應該核對的是催收方的信息。
對方是真的貸款平臺,還是電信詐騙?
核對完如果只是騙子,那么不理會或報警就好。
但如果確實是真實的貸款平臺,自己的身份信息確實被別人用來申請了網貸,那么需要分下面兩種情況來考慮:
1、貸款公司審核漏洞
這種情況如果是網貸公司沒有盡到合理的審查義務,那么自己則不用承擔任何責任。
2、身份證信息被盜竊
那么這件事情的性質就是盜竊案,自己作為受害人沒有償還貸款的義務和責任。
以上兩種情況自己都不用承擔還款責任,不過應該盡快向警方報案,由公安機關立案調查,證實實際貸款人不是本人。
如果網貸平臺已經起訴至法院,那么自己還是需要應訴,并向法庭舉證身份信息被冒用申請網貸。
被坑型
被自己親人用來貸款
一般情況下自己是需要承擔還款義務的。
還有一種方法,通過貸款的平臺同意后,變更貸款人,誰使用的,就變更為誰借的。
如果平臺不同意的話,那么原則上,自己還是需要承擔還款義務的。
結
如何更好的保護身份信息?
- 妥善保管身份證、駕駛證等證件。
- 不要隨意將證件借用給他人。
隨意出借身份證,既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也可能造成委托別人處理事務的表象,將承擔相應的民事、行政法律后果,風險很大。因此,礙于情面、貪圖小便宜的出借行為不可取。
- 身份證等證件遺失后,要立即掛失,并且盡快去補辦。
- 身份證復印件要注明用途。
內容轉自互聯網,如果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