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Yahoo)11月2日發布公告,從11月1日起,用戶已無法從中國內地使用相關的產品與服務,包括同時關閉提供簡體中文內容的“Engadget中國版”,意味著完全撤出中國內地市場。另一邊廂,字節跳動卻開展新一輪組織升級,將今日頭條、西瓜視頻、搜索、百科以及國內垂直服務業務并入抖音。有受訪學者指出,中國互聯網平臺已經不再停留在“流量競爭”階段;反而,越來越注重能力的提升,靠產品和服務來提升客戶忠誠度和黏性。
雅虎曾是全球第一大的入口搜索網站,1999年雅虎網站進入中國內地市場,2005年被阿里巴巴收購,而雅虎則用10億美元及其在華業務中國雅虎,換取阿里巴巴百分之四十的股份。2007年中國雅虎推出信箱以“@yahoo.cn”的“終生服務”,承諾用戶所有電子郵件都被永久保存。
2013年,中國雅虎郵箱、信息及小區宣布停止服務,顯示雅虎業務在內地的沒落,其中根源在無法滿足用戶的體驗,同樣提供免費信箱的騰訊QQ等信箱服務內容更好,用戶漸不再選擇雅虎。
同年,阿里巴巴表示,計劃與雅虎關于股權回購的協議在逐步落實。阿里巴巴創辦人馬云曾經在2014年的兩岸企業家峰會上分享兩個令他痛苦萬分的錯誤,其中一件就是阿里巴巴收購中國雅虎。
2015年雅虎關閉雅虎北京全球研發中心,裁減全職研究員、工程師近400人。該中心于在同年年底前完成所有員工的遣散或轉崗。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金融與現代產業研究所副所長余凌曲3日接受香港中通社記者采訪時指出,雅虎退場,是因為其主要業務逐步失去中國市場。雅虎主打搜索和門戶網站,在搜索業務方面,伴隨百度等內地搜素引擎的崛起,雅虎的在中國的用戶數量開始快速減少,目前市場份額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在門戶網站方面,移動互聯網出現之后,門戶網站的流量也幾乎消失殆盡。
所謂“有人辭官歸故里,有人漏夜趕科場”。另一知名科網平臺字節跳動,其CEO梁汝波2日亦發布了內部郵件,宣布組織調整,實行業務線BU化(Business Unit,業務單元),成立六個業務板塊:抖音、大力教育、飛書、火山引擎、朝夕光年和TikTok。
據了解,字節跳動將今日頭條、西瓜視頻、搜索、百科以及國內垂直服務業務并入抖音,該板塊負責國內信息和服務業務的整體發展。TikTok負責TikTok平臺業務,同時也支持海外電商等延伸業務的發展。
隨著雅虎的退場,字節跳動的業務整合,中國的科網發展會呈現哪種趨勢?余凌曲表示,字節跳動通過相似業務的整合,形成發展合力。中國互聯網平臺已經不再停留在“流量競爭”階段。在“流量”已經瓜分殆盡的情況下,大的互聯網平臺越來越注重能力的提升,靠產品和服務來提升客戶忠誠度和黏性。
值得一提的是,雅虎1日關閉其在中國僅存的少數在線服務之際,恰逢中國《個人信息保護法》出臺。此前,2017年《網絡安全法》和今年9月實施的《數據安全法》,就出臺了一系列限制跨境數據流動和實施數據本地化的措施。
余凌曲認為,數據保護對中美科技企業市場拓展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數據隱私保護抬高了市場進入的門坎,另一方面也為市場準入建立了更加清晰的監管規則。“從長遠來看,伴隨相關監管制度逐步完善,建立數據隱私保護制度對科技企業拓展國際市場好處遠遠大于不便。”
記者 葉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