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有很多老師和學生家長都在推薦
“國家中小學網絡云平臺”。
這個“云平臺”為什么會受到教師、
學生和家長的廣泛好評呢?
平臺中有哪些資源?
如何使用?
我們帶您一探究竟!
云平臺有哪些資源?
云平臺于2020年2月17日正式開通,上線了小學、初中、高中各學段主要學科課程學習資源和豐富的專題教育資源。
2020年秋季學期,云平臺的課程學習資源實現了從疫情期間應急方案到精品課程的全面升級,課程體系更加完善,實現了小學、初中、高中所有年級和各主要學科全覆蓋。
據了解,從上周五開始,云平臺訪問量迅速攀升,截至8月8日超過1.3億次,平臺鏈接被師生家長廣泛轉發,目前平臺運行穩定。
云平臺資源以微課視頻為主要形式,中學微課時長為20-25分鐘、小學微課時長為15-20分鐘,符合網上學習特點及視力保護的需求;采用“教師講解+多媒體大屏”的形式,最大限度還原課堂教學的真實場景,復現課堂教學的現場感,契合中小學生的認知習慣和需求。
截至2020年12月,云平臺瀏覽次數24.60億,訪問人次20.22億,用戶覆蓋包括港澳臺在內的全國所有省(區、市)及全球174個國家和地區,受到教師、學生和家長的廣泛好評。
專題教育資源都有哪些?
教育部還在云平臺上提供了豐富多樣的優質專題教育資源,包含愛國主義教育、憲法法治教育、防疫教育、品德教育、生命與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生態文明教育、經典閱讀、研學實踐、影視教育等。
根據國家課程方案和各學科課程標準,統籌利用好現有資源成果,充分考慮不同年級學生學習特點,遵循線上學習規律,系統化體系化建設課程教學資源,覆蓋中小學各年級各學科。
按照有關要求和中小學生學習需要,積極開發遴選其他學習活動資源。鼓勵探索建設微課程、微視頻等靈活多樣的學習資源。
云平臺升級后,有哪些變化?
2020年秋季學期,課程學習資源實現了從疫情期間應急方案到精品課程的全面升級,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精心設計,落實“三個堅持”,即堅持育人為本,遵循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堅持質量至上,充分體現“國家工程、服務全國、質量至上”宗旨,堅持統籌規劃,充分調動各方力量系統謀劃;
二是體現高標準要求,依托“四高”開發,資源制作團隊集中體現“四高”特色,即參與地區教育質量高,參與學校辦學水平高,參與教師教學水平高,參與技術團隊專業水平高;
三是加強流程管理,“雙審”保證質量,資源審查實行學科審查和政治審查雙線管理,學科審查專家提前介入教學設計環節,政治審查專家堅守底線思維,保證資源質量。
升級后課程體系更加完善,實現了小學、初中、高中所有年級和各主要學科全覆蓋,呈現方式更加合理,師生使用更加自主。
使用云平臺的目的是什么?
1.服務教師課堂教學。鼓勵教師積極學習借鑒平臺提供的優質課程案例,有機組合或創造加工各類優質資源,優化教學設計,豐富教學內容,促進跨學科綜合教學;積極推動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拓展教學時空,促進教學組織方式重構和教學方法創新;賦能教師因材施教,充分利用大數據技術,加強對學生學習過程信息收集,精準分析學情,促進差異化、交互性教學和個別化指導,特別是關心幫扶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與質量。
2.服務學生自主學習。學校要加強學生線上自主學習指導,科學設置學習任務和學習目標,幫助學生制定線上學習計劃,有效利用平臺學習資源,合理選擇其他線上資源,科學安排課后學習時間,主動做好預習復習、開展探究式學習和項目式學習等,促進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習慣,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要進一步密切家校合作,引導家長有效配合指導學生開展線上學習。
3.服務農村提高質量。加大農村地區特別是邊遠貧困地區學校對平臺資源的使用力度,切實發揮優質教育資源共享使用效益,加快提升農村教育質量、縮小城鄉教育差距,大力促進教育公平。農村薄弱學校特別是鄉鎮寄宿制學校和鄉村小規模學校要針對師資方面存在的實際困難,充分利用平臺資源,開足開齊開好國家規定課程,豐富學生學習生活。
農村學校教師要積極利用平臺資源組織好“雙師課堂”,既要主動學習觀摩,不斷提高自身教育教學能力;又要加強課堂教學組織和學生輔導,真正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和引導者。
4.增強師生互動交流。積極探索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增強各級平臺互動交流、智能答疑和個性化學習資源推送功能。鼓勵有條件的市縣通過本地平臺,加強學生學習數據信息收集分析,并組織優秀教師為學生開展輔導答疑服務或開設直播課堂。
學校要組織教師通過平臺或互動工具軟件及班級群、電話、視頻、面對面交流等多種方式開展師生互動交流;鼓勵學生通過班級群、學習小組、學伴結對等方式,進行同學間交流討論、合作學習、互幫互助。
文章來源 | 教育部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