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樓市調控的影響,房價走勢逐漸平穩,但是一二線城市的房價還是處在高位。20年前,“百萬富翁”是衡量一個人財富實力的標準,但是現在,100萬只能在部分三四線城市買一套一般的房子。房價的上漲離不開需求的增長,租房者希望擁有一套屬于自己的房子,不用頻繁搬家,還有安全感。早期依靠買房實現了財富增長的人,更是將投資買房作為一種賺錢的手段。買房之后,不僅要為裝修、家具家電的維護操心,更重要的是,每個月的房貸會影響家庭的消費能力。伴隨著房價的上漲,大部分人買房需要按揭,這也就意味著大多數人不是所謂的百萬富翁,而是“百萬負翁”。但是迫于現實的壓力,許多人又不得不買房。
對剛需者來說,房產不僅是一個遮風避雨的空間,還是一套可以留給子孫的財產。一套房動輒幾百萬,受到限購、限售等政策的影響,換房成本提高了,一旦買錯房子,就會浪費自己的心血。什么樣的房子算是好房子,就成了大家關注的問題了。
在內行看來,如何衡量一套房子好不好,主要看兩點。一是居住舒適度。在房住不炒的背景下,房屋逐漸回歸到居住屬性,如果房子的居住舒適度差,就失去了房子基本的價值。二是流通性。如果一套房子能被大眾廣泛接受,說明這套房子優勢大于劣勢,價值較高,想轉手也比較容易。內行認為,買房牢記9字真言:買中、買邊、買三、不買二,很實用的建議。
買中:能買中間樓層,不買一樓和頂樓。
一樓常常是不被待見的樓層,相比其他樓層往往要折價5%~10%才能出售,其實最讓1樓住戶感到頭疼的問題是兩個,一個是潮濕問題。一樓是距離地面最近的樓層,南方的梅雨季節,雨天會比較多,會導致墻壁發霉、地板軟化、踢腳線受潮,有時候連家里的衣服都不能幸免,要長期開著除濕機才行。另一個是光照問題。1樓的樓層本來就低,不少開發商為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把樓間距做得很窄,1樓就成了光照效果很差的樓層,如果小區里還有大樹,陽光就被遮得嚴嚴實實,1樓不僅住著不舒服,還會影響身體健康。
很多人也不喜歡購買頂樓,原因主要有2個。第1個是頂樓漏水可能性高。頂樓漏水的問題,剛交房時可能不能發現,但是如今的防水材料都是有保修期的,過了保修期還沒有修好,以后可能只能自己出錢裝修了,外立面的防水層不修好,里面再怎么重新裝修都是白搭。第2個原因是夏天熱,冬天冷,頂樓上面就是屋頂了,夏天太陽直曬,這導致頂樓房間的室溫很高,夏天的空調費、冬天的取暖費也是一筆很大的開支。
相比之下,中間樓層就有明顯的優勢,避開了一樓的日照不足、隱私性差、高空墜物、蛇蟲鼠蟻、噪音等問題,又避開了頂樓的夏熱冬冷、隔熱性差、等電梯時間長的問題。不過,因為中間層的優勢明顯,房價往往較高,大家可以結合自己的需求來購買。
買邊:能買邊戶,不買中間戶
邊戶有東邊戶和西邊戶,在經濟實力允許的情況下,東邊戶的房子優于西邊戶,西邊戶優于中間戶。太陽東升西落,東邊戶可以享受清晨的第一縷陽光,并且室內窗戶多,不管是采光還是通風,東邊戶都有明顯的優勢。夏天時東邊戶的房子可以避免西曬,相比西邊戶稍涼爽;冬天時受西北風影響較小,相比西邊戶室溫稍微高一點。許多人認為“紫氣東來”,東邊戶成為比較受歡迎的戶型。
如果東邊戶的房子已經賣完了,只有西邊戶和中間戶可以選擇,選擇西邊戶稍微好一點。高層住宅越來越多,有些開發商縮小了樓間距,采光就顯得很重要了。西邊戶日照充足,曬被子殺菌也相當不錯,如果覺得光照太強,可以選用遮光窗簾來改善,但中間戶的采光、噪音問題,不僅降低居住舒適度,難以改善,還會影響房屋的轉手效率。
邊戶的房子位于一棟樓的邊緣,只和一邊墻體連接,所以邊戶一般面積更大,戶型更加方正,通透性更好,受到電梯噪音的影響小。對中間戶的房子來說,兩邊都是墻體,受到墻體的遮擋,中間戶靠北邊的次臥容易出現暗間,這種比較暗的小房間是很難利用的。中間戶距離電梯更近,更容易受到噪音的影響。
買三:能買三房,不買兩房。
高層住宅越來越多,2梯4戶、2梯5戶是普遍的結構。開發商為了讓總價高的大戶型更好賣,一般會把大戶型設計成邊戶。這樣一來,中間戶的小戶型雖然總價低,但是在通風采光方面并沒有三房有優勢。
從房屋流動性上來看,很少有人一輩子只住一套房子。現在國家開放了二胎,如果打算生兩個孩子,夫妻倆在上班,需要父母幫忙帶孩子,兩房明顯不夠住。高層住宅的公攤在20%~30%之間,80平方米的兩房除掉公攤,套內面積只有65平方米左右,過二人世界尚可,三口之家則十分擁擠。
隨著人們收入的提高,住房改善型需求增長,許多人對小戶型也不待見。如果以后想換房,就會發現,100~120平之間的三房是比較好出手的。曾經有同事以折扣價買下了某小區的小戶型,結果在賣房的時候發現,買家寧愿多花錢一步到位買三房,都不愿意買總價低的小兩房。
不買二,指的是一般不買以下兩類房子。
第1類房子是遠郊房。
同一個城市,同樣的建筑成本,相距3公里的兩套房子,房價可能上相差上千元,這其中的奧妙,就在于李嘉誠說的那句話,買房看3點,地段、地段、還是地段。房屋的裝修情況可以改變,但是房屋配套的商業設施、教育設施、地鐵設施是比較難改變的,而這些難以改變的因素正是房價增長的關鍵。
許多年輕人在市區買不起房,于是在遠郊買下一套房子,殊不知就業機會、教育資源大多集中在城區市中心,如果住在遠郊區,要耗費大量的通勤時間,周末出門送老人看病,送孩子去輔導班,距離也很遠。有的開發商為了吸引購房者,在買房的時候會承諾你交房之后商業配套會實現,但是開發商的承諾也不一定可信。一般建議購房者不要購買遠郊的房子。
第2類是人口大量流出城市的房子。
經濟學家任澤平認為,房地產長期看人口。人口大量流出的城市,住房需求會萎縮。人口大量流出,反映的是當地的就業機會少,吸引不了年輕人,隨著“七普”人口數據的公布,我們發現新出生人口數量呈現下降趨勢,有專家預測未來十年人口會達到負增長階段,未來大多數城市房價很難大漲了。而那些人口大量流出的城市,不僅剛需購房需求減少,炒房客的生存空間也越來越窄,樓市需求減少,房價缺少支撐。這也是為什么大多數三四線城市和資源萎縮型城市,房價并不高,投資客也逐漸退出的原因。
買房是一件大事,人們都希望買到居住舒適度高的房子,內行建議,除開一些特殊情況,如一樓比其他樓層便宜20%,或者老人年紀大了喜歡一樓外,在樓層選擇上,建議盡量避開一樓和頂樓,選擇邊戶,不買遠郊房和人口大量流出城市的房子,是很實用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