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2月22日報道 為什么人們用手機時間的這么長?香港《南華早報》網站1月19日刊文解析原因,現將文章編譯如下:
走路時、斜躺時、吃飯時、玩耍時、通勤時、購物時:世界各地的人們無論在哪里或在做什么都會看智能手機。不管他們是在擁擠的街道上還是在健身房里,他們都無法將眼睛從屏幕上移開。
“喬布斯不讓自己的孩子用iPad?”
紐約大學斯特恩商學院營銷學教授、作家亞當·奧爾特認為,現代技術從未如此“高效且容易上癮”。在其2017年出版的《不可抗拒:成癮性技術的崛起和讓我們著迷的生意》一書中,他描述了普遍的行為成癮的問題,并歷數了游戲、手機App和其他技術產品吸引并維持我們注意力的方式。
他說:“我們以前認為,上癮主要與海洛因、可卡因和尼古丁等化學物質有關。而如今,人們每天要花3個小時看手機,Snapchat(一款‘閱后即焚’照片分享APP)更是號稱,其年輕用戶每天要打開它超過18次。”
當奧爾特得知蘋果公司創始人之一、科技業巨頭史蒂夫·喬布斯在自己公司發布iPad后卻不讓他的孩子使用這個設備時,他決定做個深入調查。在2017年4月發表的一段題為《為什么屏幕讓我們更不快樂》的TED演講中,他說喬布斯的決定讓他感到不同尋常,因為做生意的一條黃金法則是,高管應該使用自己的產品。而他隨后的調查進一步凸顯了這個不同尋常的問題。
他說:“我發現硅谷的半島華德福學校不允許11歲以下的孩子使用任何科技產品——iphone和iPad都不行,而那里75%的家長是技術公司高管。”
“發布內容,等待反饋,不斷查看”
奧爾特決定找出技術專家認為他們自己的產品如此危險的原因。他發現,我們使用的程序和手機APP都有誘餌,這讓它們幾乎不可抵抗。
他解釋說,科技公司利用了我們“行為成癮”的能力,這可能嚴重影響我們的人際關系和心理健康。技術產品中一些“抓住”我們的誘餌包括通過社交媒體的點贊和分享進行不同方式的強化。
他說:“現代技術也沒有傳統媒體所具有的那種‘停止信號’,比如一本書的結尾。”
“社交媒體平臺和《魔獸世界》等游戲的內容實際上是沒有盡頭的,這就使我們更難監管自己的使用。如果我上癮了,從開始玩游戲那一刻起,我的大腦就會像個癮君子的大腦,正在為下一次吸毒做準備。”
奧爾特說,社交媒體和賭博一樣,其中包含著回報的不確定性。“你發布內容,等待反饋,”他說,“有時你會得到大量的反饋,有時完全沒人理。正是這種不可預測性以及社交反饋讓人們不斷回來查看。”
科技公司可以挖掘大數據來確定到底是什么讓我們去點擊、如何點擊和為什么點擊。奧爾特說,人們在玩電子游戲和智能手機,或者在Instagram上看到點贊時,大腦會釋放神經遞質多巴胺。雖然這讓人在短期內感到美妙,但他們很快形成了耐受力,還想要更多多巴胺。
“當這成為某種心理問題——孤獨、焦慮、抑郁、自卑、厭倦——的撫慰方式時,如果你求助于某種裝置或體驗來幫助你解決這種不足,那么你很有可能就上癮了。”
“哪些內容讓我們失去心理健康”
他還說,技術成癮的長期后果可能是社會性的,會擾亂人們的生活,妨礙他們花高質量的時間與親人在一起。兒童尤其可能受到過度使用互聯網的影響,這會限制他們的注意廣度以及他們對社交方式的理解。
他說:“(后果)也可能是經濟上的,人們會在游戲中花費數千美元;甚至包括體力上的,比如一些缺乏鍛煉的人最終可能會長時間坐在沙發上。”
他還說,最糟糕的后果可能是心理上的,癮君子可能變得孤僻、焦慮、沮喪,在某些情況下甚至會自殺。
在香港,去年對97名13至25歲的年輕人進行的調查發現,他們平均每天要花8小時在手機APP上,主要是刷社交媒體。
由非政府組織香港游樂場協會在去年3至5月間進行的這項調查還發現,超過三分之二的受訪者說,他們利用社交媒體了解其他人在做什么,超過一半的人會瀏覽網站,近一半的人利用社交媒體進行交流。
奧爾特承認,技術也會帶來很多益處,用于放松、鍛煉、閱讀、教育和健康的APP可以讓人充實。他說,根據自己的經驗,技術對于連接地處偏遠的人非常有價值。
他說:“我們需要捫心自問,什么樣的屏幕內容讓我們受益,又是什么樣的內容讓我們失去了心理健康。通常來說,游戲、機械性刷屏和查看社交媒體推送容易造成負面影響,應該加以限制。”
“手機就像嫁接到我們身上的器官”
奧爾特還認為,工作也不應該要求人們每天24小時帶著電話。
“我們該問問,為什么70%的人都能在不挪步的情況下拿到手機,”他說,“從功能上說,這些手機就像一個嫁接到我們身上的器官。在我看來,這是有問題的,這種文化需要改變。不應該讓工作一天24小時都能找到你。”
他說,如果科技巨頭的發展繼續依靠一種需要互動和關注的商業模式,上癮傾向將不可避免。
“如果大型科技公司像報紙和雜志那樣使用訂閱模式,它們就不得不迎合用戶的福利而不是廣告商的需求——廣告商需要盡可能多的人時刻盯著屏幕。”
不過,他解釋說,這些公司沒有法律義務去做出能改善用戶生活的改變。
“從道義上和倫理上講,我認為這些公司與大型煙草、酒類公司有著同樣的責任:減輕它們造成的傷害,并為所造成的傷害接受經濟罰款或其他懲罰。”
“試試家規:吃飯時不看手機”
在一些國家,政府已經介入。2011年,韓國頒布了一項被稱為“關機法”或“灰姑娘法”的法律,禁止16歲以下的孩子在夜里12點至早上6點之間玩網絡游戲。2019年,中國提出了一項規定,禁止18歲以下的孩子在晚上10點到早上8點之間玩網絡游戲。
奧爾特說,人們應該每天設定一段時間盡可能遠離電子屏幕。他說:“與手機的距離決定了你用手機的頻率,所以應該創造不與手機待在同一個房間的時間。”
他還說,人們不應該去考驗自制力,而是應該設置相應的制度和習慣,讓擺脫屏幕變得容易一些,比如在廚房里放一個盒子,專門用來存手機。
“又比方說,制定一套家規:吃晚飯時不看手機,睡前一小時和睡醒后一小時不摸手機。盡可能創造空間和時間遠離手機,增加在大自然中的時間。”
奧爾特認為,對學校來說非常重要的一點是,應該向孩子提供有關管理屏幕時間和“數字衛生”——如何保持數字世界的清潔和安全——的基礎教育。
“在美國有這樣一個機構叫‘故意不插電’組織,它與學校和教師合作,開展此類課程,”他說,“孩子們應該了解如何管理屏幕時間,為什么這點很重要,以及不管理時間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