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行業曾被人們視為最容易賺錢的行業,如果想做生意又沒有方向的,往往都會選擇餐飲行業。而隨著2020年的到來,餐飲業似乎也遇到了不少的難題。隨著人們“懶癌”的出現,越來越多的人愛上了點外賣。
再加上平臺上的優惠福利,一些外賣產品不僅更方便,價格也更加的便宜。長此以往,我們看到餐飲店主的門店越變越小,甚至最后已經不再接受堂食。
而在一些城市的巷子里,也常常掛上紅彤彤的招牌,雖然同樣是做的餐飲,卻只做外賣訂單。
除了店主以外,來的最多的也只有外賣員。狹小的空間,沒有一個堂食客人,成為了所謂的“幽靈餐廳”。其實如果專業做外賣餐飲也沒有什么不妥,但問題卻也出在了這里。
對于很多外賣商家而言,每天賺錢的時間只有兩、三個小時。一旦錯過,往往就會影響一天的收入。
對于不少幽靈餐廳的店主而言,為了搶奪中午訂餐的高峰期,往往一大早就需要準備食材??墒羌幢闳绱?,依舊有很多突發事件是不可避免的,甚至直接影響未來門店的訂單量。
某位店主在網絡上分享了自己的經驗,曾經突然有一個團購訂單,一口氣定了20份飯,可是做好的配料僅剩下10份。
于是后面的外賣訂單越積越多,無論是外賣員還是消費者紛紛催促。更有甚者,在后來給予了差評。
而這些差評的存在,直接影響著門店的排名。想要讓更多的人看到你的店,排名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于是,花錢買流量成為了很多商家每天的“必修課”。如何用最少的流量投入,獲得最多的購買者,讓商戶們很是頭疼。
可是看著不斷下降的排名,卻又不得不100元,又100元的“砸”進去。而對于這些流量最終帶來的結果,并沒有一個準確的答案。
當流量成本投進去以后,消費者往往都會為此買單。例如原先的單價為20元,老板們為了不虧本往往會“偷偷”漲價至21元,而這還算是“良心發現”的,這又是怎么回事呢?
原來為了控制成本,一些商家將主意打到了菜品上。雖然一些幽靈店鋪可能開在巷子里,但是食物都是非常干凈且新鮮的。
而這樣的情況并不是全部,一些商家為了降低成本、擴大利潤空間,將這些都拋之腦后。我們也知道部分外賣店鋪存在衛生問題,但是有些情況卻遠比你想象的還要不堪入目!
原材料隨便堆在地面上,配菜容器也滿是污漬。除了外賣包裝看上去比較干凈以外,似乎沒有什么東西是干凈的。
但是因為種種原因,很多消費者被蒙在鼓里。甚至因為吃上去還不錯的口感,而多次消費。
而針對這樣的衛生問題,難道真的應該任由消費者“買單”嗎?為這些商戶提供平臺的外賣企業,是不是應該更嚴格地進行管理?除了收取所謂的流量費用,核查“幽靈”外賣餐廳的健康問題,也應該成為重點內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