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科技圈的朋友都知道,早在2018年就有不少網友爆料,稱感覺自己的手機在“偷聽”自己,而“偷聽者”就是各種類型的手機App。
比如在聊天時有說到某件服裝,那么打開某個電商APP時,就一定會收到類似的服裝推送;比如說到想要學某種語言,那么打開某個瀏覽器就時,就一定會收到類似的語言培訓推送。
不過可惜的是,雖然有不少網友都反映自己遇到過類似的情況,但是一直到現在都還沒有一個確切的結論。
那么手機APP真的在“偷聽”嗎?
央視發聲
1月29日,央視就APP是否“偷聽”一事作出回應,稱:“尚未發現有APP監聽手機。”
根據專家的說法,手機“偷聽”在技術層面是可以實現的,并且即便是在手機鎖屏之后,也能持續錄音一段時間。
只不過這樣做存在三大問題,即“成本高、效率低、法律風險大”,所以截至目前還沒有發現有一款手機APP在對我們進行“偷聽”。
那么APP是如何對用戶進行精準推送的呢?專家認為,這背后都是大數據的應用。
首先我們需要知道的是,大部分APP都有存儲功能,它會保存你的搜索記錄,瀏覽記錄,甚至于輸入法記錄。一旦掌握這些,那么就有了實現精準推送的基礎。
其次就是APP之間的數據共享和朋友關聯。
所謂朋友關聯很好理解,比如一些社交APP,會通過讀取你的手機通訊錄,推薦你添加一些“可能認識的人”。至于數據共享就更簡單了,即一款APP的數據可以共享給另外一款,甚至于這種數據共享還不需要對方同意。
比如前一段時間,騰訊QQ“偷偷”讀取用戶瀏覽器記錄被石錘,隨后騰訊QQ于1月18日發長文道歉。
所以結果就是,手機APP其實并沒有通過錄音這樣的手段來“偷聽”,因為這樣“成本高、效率低、法律風險大”,他們實現精準推送的背后都是大數據應用。
手機APP為什么會走上這條路?
不得不說的是,智能手機開啟了移動互聯網時代,各種各樣的手機APP也讓我們的日常生活變得更加方便。
但是究竟從什么時候開始,大家開始對手機APP不放心了呢?
其實原因很簡單,根據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6月,中國網民的規模已達9.4億,約占全球網民的1/5,并且其中99.2%的網民都使用手機上網,平均每天手機上網超5小時。
這意味著什么呢?這意味著互聯網時代已經進入下半場,網民數量不會再有大幅度的增長,所有頭部互聯網企業公司的經營模式都將從增量經營轉變為存量經營。
而存量經營和增量經營最大的區別是什么呢?是服務。
要想把服務做好,自然就得了解用戶,而如何了解這龐大的用戶呢,大數據就是法寶。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這些APP掌握的數據越來越多,大數據畫像越來越充實,即便不通過錄音等“偷聽”手段,那么也能精準地猜中我們每一個人的心思。
寫在最后
目前看來,在大數據提供的人物畫像下,APP能夠向我們精準地推送我們或許想要的東西,這確實方便了一些用戶,也提高了平臺本身的商品成交率。
但是這樣真的好嗎?
一些資訊類軟件,總是推送我們想看的東西,初期成效確實很好,但是長此以往卻會將人的認知限制在一個狹小的區域,愈發極端。
APP的精準推送雖不止于此,但是讓APP讀取用戶的通訊錄,讀取用戶的瀏覽器記錄,讀取用戶的輸入法記錄,甚至于還將這些信息進行共享,這樣帶來的隱私問題豈不是危害更大?
或許有人說,我們可以不打開這些APP的權限,這樣就避免了隱私泄露,但是對于絕大多數APP而言,如果不授權就無法正常使用。
總結:大數據是一個很好的技術,但是手機APP們在大數據的安全應用上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