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近年關,格隆商學院發布了一張頗有意思的收入中位數統計圖,對比了全國主要一二線城市人均收入與中位數收入的差距。
圖源·格隆商學院
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到,雖然各地人均收入均已逼近萬元人民幣,最低的西安也有7677元,但收入中位數無一過7000,最高的北京卡在6900塊。
收入中位數是近十幾年國際上最流行的收入統計方法,其能最真實的反應絕大多數人收入的真實狀況。
以北京為例,2019年,北京常住人口有2100萬人,那么收入由低到高排序,第1050萬個人的收入就是中位數,換而言之,北京有一半人的月收入絕對低于6906元。
為什么北京人均收入有11623元,而中位數只有6906元?其背后反應出的是收入公平狀況。
1 被拉高的人均收入
在生活中,經常能看到官方發布的一些人均收入情況,比如南京人均收入達8928元,很漂亮的數據,但網上諸如“我拖了全市后腿”的吐槽聲不斷,質疑人均收入的真實性。
其實,數據是真實的,只是大家都被“平均”了。
比如,一個小組有11個人,最有錢的月收入10萬,其他十個人收入分別是100、200、300,以此類推,到1000元。那么這11個人平均收入就是9590元,中位數收入則是600元。
這樣的數據,除了一個收入10萬的人,其他十個人自然不會感受到他們享受著“9590的生活”。絕大部分的收入紅利被一人獨占,十個人“被平均”。
所以說,如果平均收入與中位數收入懸殊過大,反映的是一個社會收入公平性的問題。
在北上廣深,似乎月薪過萬是在一線城市生活下去的基本條件。打開各種招聘網站,大多數崗位月薪高達20000。
現實中,以銷售為驅動的公司,為了更好的招人,往往會在網站上夸大收入,底薪+提成是普遍現象,底薪3000,提成17000,從理論上來說,這樣的工作,在網站上掛月薪10萬也沒問題。
常曉就職于上海的一家健身房,擔任“會籍顧問”,說白點就是“賣卡的”。
他底薪僅有4000元,拉一個兩年期的會員可以提成500元,想拿到20000元的月薪,他一個月要拉32個會員,基本天天要開單,做過銷售的人都知道,天天開單有多難。
同時,健身房為了“幫助”銷售們提高收入,附加了每月至少開10萬元的底線,如果達不成,4000元的底薪都保不住,只發上海市最低工資:2480元。
“想達到10萬元的底線,一個月至少開16個會員。”
常曉表示:“對新人來說,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我們健身房只有一半人能完成基本任務,能拿到2萬元的不到10%。”
為了完成10萬元的底線,常曉已經70多天沒有休息:“哪敢休息,我只敢在周六人流最少的時候,休息幾個小時,回宿舍洗洗衣服。”
每天除了打50個電話拉會員,常曉每天還要開兩個會,一個是早上的動員會,給大家打氣“沖!沖!沖!”,另一個是晚上的總結會,匯報今天自己的銷售情況。
“我們健身房還好,賣得不好月底扣錢唄!有的健身房你賣得不好,還要被公開羞辱。”
常曉說,自己最高的一個月賺了3萬塊,疫情過后,健身房生意差得出奇,他已經連續4個月拿了2480元的上海市最低工資標準。
你說,常曉的收入究竟是多少?
2 馬云和我的收入加一起全國第一
網上有個段子說,馬云和我的收入加在一起,就能問鼎中國首富。
聽上去是個笑話,轉念一想,邏輯沒有錯誤,馬云擁有4000億的財富,隨便在街上找個流浪漢,兩人的錢加在一起都是全國首富。
這背后反應的是財富高度集中。
中國只有一個馬云、一個王健林、一個馬化騰,99%的人是普通打工人,但社會財富創造者是99%的打工人。
美國為什么這幾年鬧得那么兇?網上在嘲諷特朗普是“著名相聲演員”時,有沒有想過特朗普代表的是美國中下層打工人的利益?
美國依靠冷戰后的世界紅利,美元滲透到全世界金融體系中,攫取巨額利潤。
以投資回報率為例,如果這些資本留在美國,經濟環境最好的情況下,年回報率是12%,但投資到中國,年回報率可達20%。
如果你是華爾街精英,你會把錢放在哪個口袋?資本只會向回報率最高的地方流去。
美國在產生諸如貝索斯、扎克伯格、馬斯克這樣億萬富豪的同時,中產階級紛紛破產。
殘酷的數據顯示,2000年-2016年,美國收入中位數有12年在下跌,越來越多的下層美國民眾生活陷入貧困,這才是特朗普上臺的真實原因。
反例是日本。
2019年,日本厚生省發布數據,日本國民月平均收入,相當于2.8萬人民幣,月收入中位數為2.3萬人民幣,兩者相差僅18%,反映出日本社會收入很公平。
中國最夸張的城市佛山,平均收入與中位數相差57%,最好的北京,也相差41%。
眾所周知,日本是個社會流動性很小的國家,在這里,很難聽說有什么新晉富豪的誕生。大家所熟知的日本富豪,無非是小時候就耳熟能詳的索尼、松下、三菱等財閥。
甚至在互聯網經濟興起后,日本集體沉默,30年間僅出現了一個孫正義,媒體稱之為“日本失去的20年”。
90年代初,日本經濟泡沫破滅后,日本真的沉淪了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這30年,日本經濟已高度發達,政府把關注點聚焦到民生上——全體國民的福利。注重提升低收入人群的收入,實現收入公平。
正是因為收入中位數與平均收入差距小,日本711便利店店員與軟銀投行精英的差距不大,日本社會普遍彌漫著一種富足感,幸福感,人均壽命世界第一。
在收入公平的保證下,日本社會保持著高度穩定性,階級流動小不會被當成社會問題。
3 小而美的生活,并不差
當然,日本的收入公平性問題是近30年才逐步解決,在上世紀60,70年代經濟騰飛時期,日本社會動蕩不安,街頭暴力屢見不鮮,最夸張時,能發生學生持槍與自衛隊對峙的情況。
在我國社會發展還未達到充分發達階段,人均GDP剛剛過萬,排在世界第72名,談這些問題,未免有些言之過早。
發展高速時期,應該用發展來解決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40年前,中國人要掙1萬元需要58年的時間,40年后,只需4個月,人均收入實現了巨額增長。
原來家家擁有自行車都是遙不可及的夢,現在上下班堵車天天被人吐槽。生活越來越好。
在一二線城市之外,中國底色是廣大的鄉村和低線城市,一二線4億人口,剩下的10億生活在這之外。
他們的生活中可能沒有40塊一杯的星巴克,沒有動輒上千萬的商品房......
但他們的生活其實并不差,沒有巨大的工作壓力、沒有還不完的房貸、沒有開不完的會議、孩子沒有上不完的補習班。
小而美的生活,并不差。
作者:江左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