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劉詩萌 北京報道
2020年,北京住房租賃市場的下行有目共睹,價格較2018年年中的最高點已經下降了約10%。不過,在年底年初這個傳統的租房淡季,市場卻出現了一些“暖流”。
“自從蛋殼出事之后,我就一直在看房,感覺最近租房確實有點漲價了。”最近正在換租的小王感嘆。10月蛋殼公寓暴雷后,她和房東和平解約,便開始尋找新的租房。找房過程中她發現,自己之前關注的幾間自如租房已經不再“打折優惠”。并且,跟蛋殼解約后進入市場的出租房也比區域內普通的房東直租房要貴一些,或許也會對區域內的整體市場價格產生一定影響。
盡管如此,包括北京在內,全國的租房市場仍然處于谷底。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0年1-11月的房租價格同比跌幅為0.5%。“目前,全國租賃市場整體呈現階段性收縮狀態。”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住房大數據項目組組長鄒琳華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
低價打折房越來越少
近日,《華夏時報》記者走訪了北京一些地區發現,2020年上半年時能夠輕松租到打折低價房的情況不復存在。
例如,四號線棗園站附近的一居室,6月份價格在3600元/月左右,但目前基本上都要3800元/月左右,可選的房源數量也不如之前多。清源路地鐵站附近一家中介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自從蛋殼暴雷以后,現在自如、相寓手里的房源都少了,“剩下的能挑的不多,有啥是啥”。
這一說法固然有“促銷”的話術之嫌,但并未完全脫離現實。據記者了解,類似現象從2020年秋季就已經初露端倪。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北京嚴格社區管理,要求房屋中介未經社區允許不得擅自帶客戶進入社區,3月15日才只允許一家中介一個小區只能進1名經紀人。4月初,兩名中介還因為偽造小區出入證件提供給顧客看房被行政拘留。
在北京傳統的租房旺季三、四月,中介只能依靠VR看房等手段來開展業務,但其效率與直接看房顯然不能相提并論。因此,許多2019年年底就已經退租的空房,幾乎有半年時間處于空置狀態。
兩會結束后,6月初北京應急響應級別下調到三級,人員基本恢復有序流動,北京的租房市場才逐漸恢復了流動性。為了盡快將空置房源出租出去,許多租賃中介、長租公寓都選擇了降價促銷的方式。
“上半年租不出去,也基本不收房了,很多人都在拿底薪,包括領導層也是。收房管家沒事兒干,就也出來帶客戶看房了。”某租賃企業中介如此描述2020年上半年的情況。
不過這種情況并沒有持續太久。一位“北漂”吳先生告訴《華夏時報》記者,9月初他換房時,或許就已經到了“房租打折季”的末期。當時,他在某長租公寓App上看到一套性價比非常高的房子,跟他之前住的房子位置、大小都相近,但價格便宜了800元/月。不過他前一天晚上預約看房,次日早上剛進房子還沒仔細看,就已經被別人定下了。在看了六七間房后,他最終選擇了另一區域僅剩的一間低價房。
整體價格仍然在低谷
而蛋殼暴雷后,原本蛋殼服務的房東和租客進入市場也加速了這一過程。從供需來看是合理的:大量需求和供給進入后,首先被搶走的肯定是市場上性價比較高的房子,其次才是原本價格不低的蛋殼房源和不再打折的其他長租公寓。
貝殼研究院的數據也印證了這一趨勢:2020年11月新增房源掛牌均價為44.1元/平方米,雖然同比下降1.5%,但是環比上漲3.1%。不過,這部分需求并沒有對整體市場走向產生實質性影響。從走勢上看,北京的租房市場仍然處于低位。
根據住房大數據項目組對北京核心城區緯房租金指數的研究,2020年10月,東城、西城、朝陽、海淀四個核心城區環比都有所下調,僅海淀區在6-9月份、西城區在5月份房租價格有過回升,其他地區從疫情發生后房租價格均呈現連續下滑趨勢。東城、朝陽兩區的房租都已經跌破2018年初的價格。
“距離地鐵站比較近的一居室,去年基本上都得4200,今年報價4000,還能再商量。”上述豐臺區清源路附近的中介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同過去兩年比,目前附近的房租還是比較低的。
不過在可預見的未來,北京將迎來一波租賃房源供給的高潮,也就是集體土地租賃房的集中入市。數據顯示,2020年5月底,全市累計上報開工集體土地租賃住房項目35個、房源約5.2萬套,戶型以90平方米以下中小套型和職工宿舍類為主。同年9月,北京還提出集體土地租賃住房建設單位可以申請專項資金,補助標準為成套住房4.5萬元/套,非成套住房3萬元/間。未來,這類房源或將有效緩解北京住房供需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