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經授權轉載自【紫金財經】(ID:zijintmt)
文/九哥
11.11正日子還沒到,反思的聲音已經漸次多了起來。
11月4日晚間,網易嚴選發布公開信,宣布正式退出雙11大促,“我們要退出的是鼓吹過度消費、為銷售數字狂歡的雙11。”
網易嚴選給出的理由也顯而易見:“我們被復雜的玩法套路”“每年雙11都是營銷策略下一波又一波的集體高潮”“消費已經被綁定了太多的意義”……
這已經不是第一次有電商平臺反思雙11。
去年雙11,各家電商平臺都在發布戰報之時,拼多多也在一封公開信中說,“對我們而言,這只是尋常的忙碌一天”“ 比起數字,我們更在意我們的消費者有沒有享受到真正的實惠和樂趣。”
不僅僅是電商平臺,在消費者側,有關雙11的反思同樣很多。“雙11,不再是真的便宜”“感覺自己在給電商平臺打工”“購物一時爽,退貨火葬場。”
雙11早已經不再是電商平臺和購物者的雙重狂歡,而是呈現出一頭熱現象——一邊是傳統電商平臺和商家越來越喧囂,努力營造大促的熱鬧,辦晚會、脫口秀、越來越復雜的游戲和越來越難領到的優惠券;另一側,消費者參與意愿越來越低,打工人、尾款人的社畜感慨越來越多。
進入第12個年頭,大促和價格戰思維模式下的雙11正在逐步走向困境。
大促引擎消失,雙11也帶不動GMV了
十二年前,杭州阿里總部,一場代號為“妖怪行動”的策劃正在進行。
彼時B2C電商在國內剛剛發芽,即使在阿里內部,也很少有人能區分清楚新成立的淘寶商城(天貓前身)和主站淘寶有什么區別。因為天貓業績一般,首任總經理黃若最終選擇了辭職,后來成為阿里CEO的張勇臨危受命成為了天貓的總經理。
一次會議上,有人提出,可以通過模仿美國感恩節的方式搞一個促銷,“反正閑著也是閑著,不如忽悠大家來購物。”
雙11就此誕生。不過,首屆雙11并沒有人有太多的期待,活動當天張勇甚至都沒有坐鎮指揮,而是選擇去北京約朋友吃火鍋。
最終,盡管只有27個品牌參與,最終還是創造了5200萬的gmv。5200萬的銷售額從現在看來實在太過稚嫩,但在當時確實是天文數字,天貓的名氣由此一炮打響。
這一點很快反應在不斷上漲的商家數和gmv上。2011年,天貓雙11從2009年的27個品牌參加變成了2200家,交易額從5200萬翻了數十倍達到了52億元。
雙11的不斷引流,最終成功帶動了天貓平臺GMV暴漲增長400%,全年銷售額達到了1000億元。
彼時的雙11還是真五折,商家不會提前抬高價格再打折,平臺的優惠券不需要玩游戲、可以隨時領。
低價是最好的營銷武器。價格思維的刺激下,大促的引擎轉了起來,不斷飛漲的雙11銷售額也帶動著整個天貓和阿里全年gmv的暴漲。
2014年,天貓gmv已經高達11411億元,成為中國最大的B2C電商平臺之一。同樣這一年,阿里登陸納斯達克,坐穩了電商老大哥的位置。
但也正是從這一階段開始,隨著營商成本的不斷增加,平臺和商家的折扣越來越少,雙11的增速開始放緩,大促對于天貓全年gmv的帶動作用也逐漸減弱。2015年,這一年的雙11增速達到了60%,但只換回來了天貓平臺gmv 43%的全年增長。
雙11這臺引擎越來越帶不動天貓這臺巨大的轟鳴機器。2019年雙11,盡管創造了2684億的歷史新紀錄,但是這一年天貓全年GMV增速已下滑到了23%。
雙11失效的直接原因:流量批發越來越難
十一月初,一位微博網友發現,阿里投資的微博到處充滿著阿里雙11的廣告,甚至一不注意,微博就會直接跳轉到阿里電商平臺。隨后,他發微博吐槽,“2020年11月,科學家首次觀測到了蟲洞,就在微博和淘寶之間。”
事實上,不僅僅微博,優酷、支付寶、UC瀏覽器、小紅書,甚至哈羅單車、寶寶樹等,都會有這樣隨意跳轉的現象。
消費者不再是消費者,而變成了流量的代名詞。傳統電商平臺從全網各處批發流量,然后分發到各個商家,最終的核心目的只有一個:賣貨。
在傳統電商思維中,賣貨是第一位的,為了賣出去商品,傳統通過投資、年框等形式,不斷從全網各處批發流量,然后通過應用里的復雜游戲、優惠券等留住消費者,提高消費者的轉化率。
不得不承認,通過十幾年的發展,傳統電商雙11的這一套運作邏輯已經非常成熟,對于流量的運用達到了極致,這一點從不斷沖高的gmv數據就能看得出來。
但大促和價格思維正在過時。大促和折扣思維誕生于PC互聯網時代,商家搬貨上網,平臺負責流量的分發。這種流量的分發通常依靠搜索和廣告位進行——位置和次序并不是依靠消費者的需求高低進行,而是通過商家的付費競價,價高者得。
隨著移動互聯網時代到來,尤其是物質生活極大滿足的今天,消費者正在成為零售人貨場中的主角。
電商的核心邏輯正在從“貨為先”演變成“人為先”的模式:依靠算法和推薦模式,平臺會精準推薦消費者需要的商品,而不是商家競價而來的展示商品。
比如移動互聯網產生LBS服務,比如美團外賣,正是基于消費者的位置進行個性化的商品或服務推薦;再比如說,今日頭條、抖音等內容平臺,會根據消費者的愛好,算法會推薦和匹配更多消費者喜歡的內容。
反映在電商之上,算法和推薦模式同樣重要,人的價值正在凸顯。知名互聯網學者梁寧曾在文章中寫到了自己的體驗:
我在拼多多上搜“無錫排骨”,拼多多除了關聯“無錫排骨”“三鳳橋”,還會給我推薦一下“四喜丸子”。這說明什么?拼多多在做用戶理解,它試圖理解我的搜索動機和偏好。
所以我在拼多多上搜過“雞胸肉”,之后拼多多會給我推薦運動文胸。這不是傳統的關鍵詞匹配,這是拼多多基于對我的用戶模型的理解,做的智能推薦。
消費者體驗的差異背后,正是電商的核心邏輯正在從“貨為先”演變成“人為先”的轉變。
而這種轉變,不僅僅體現在消費者端,同樣反應在商品和供應鏈端的改進:同樣的低價,傳統電商的低價不過是依靠商家的讓利,很難持續;而新電商的低價是依靠消費者通過向商家提供需求的確定性,從而轉化為生產確定性,最終轉化為可持續性的成本優勢和持續低價。
大促和價格思維正在成為過去,電商集體退出雙11,或許今年僅僅是一個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