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時間的壓抑自己的情緒,會讓你變成什么樣子?
每個人的性格都是不一樣的,有的外向開朗,有的成熟穩重,則有內向,平日里不怎么說話。
每個人都有情緒,什么是情緒?情緒是種受外界刺激等所產的身心激動狀態。表現為七種:喜怒憂思悲恐驚。
不同的情緒狀態會對人產生不同的影響。建議情緒低落時,也就是有負性情緒一定要采取有效方法去解決,而不是壓抑著,若是長時間的壓抑情緒會對生理和心理兩方面的健康造成大大的影響。

那么今天來講長時間壓抑自己的情緒,會讓你變成什么樣?
一、自卑
自卑的人內心是很痛苦的,由于生理和心理的缺陷等其它因素的問題認為自己“很沒用”。在眾人面前不敢發表自己的意見,害怕自己說出來的話會傷及人心。常常過于在意別人考慮自己,這種思維模式會阻礙自己事業的發展,人際關系及干擾生活。
壓抑著情緒會讓你變得很自卑,有想要實行的事情會選擇“放棄”,心理會這么想:這是別人能夠做的事情,我勝任不了,一口的否定自己,貶低自我,就使自己陷入了自卑的泥潭之中。
二、抑郁癥
長時間的壓抑情緒,情緒得不到流動,就會形成抑郁癥。心理學家認為:有很多心理疾病出問題的人大都壓抑自己的情緒。因此說:觀察到自己有負性情緒時要找到出口將壞情緒宣泄出來。
抑郁癥會使你長時間的失眠,尤其是以早醒為特征。不喜歡與人交往,害怕周圍的人傷害到自己,酷愛一人空間。做事情時精力不集中,容易分散,力不從心。思維反應遲鈍,遇事難以抉擇,敏感而多疑。
三、冷漠
情緒得不到流動,就會變得冷漠,身邊的朋友會慢慢的疏遠,變得不愿意結交朋友,話也不怎么說。喜歡一個人獨來獨往,性格孤僻,讓人很難靠近。
對周圍的事情事不關己,不去在乎,也不了解,冷漠一切。
四、厭倦
長期的心理壓抑會對任何的事情失去激情與信心,厭倦工作,厭倦學習,也厭倦與人交流,只愿呆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在他們看來,外界沒有什么值得讓自己改變的,沒有值得被信任的,即便能改變,自身也不知如何開始。
受到外界刺激等因素的干擾人難免會痛苦,悲傷,抑郁,焦慮,恐懼等產生情緒的狀態。所以,我們觀察到自己有負性情緒時,要及時的釋放出來。
釋放的方式有:與人傾訴、書寫方式、來場短暫的休閑式旅行、有氧運動、積極的自我暗示、大聲的哭出來……。
所以,有壞情緒時就不要積壓,及時合理的發泄出來,做情緒的主人,打破消極的思維模式。
感謝閱讀,歡迎點贊關注@舒你心懷
文/miss lin
原創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