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安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家對外開放研究院教授
根據國務院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的公告,我國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將以2020年11月1日零時為標準時點。入戶調查工作已于10月11日正式拉開帷幕,并將持續至12月10日。人口普查工作包括對人口普查資料的搜集、數據匯總、資料評價、分析研究、編輯出版等全部過程,它是當今世界各國廣泛采用的搜集人口資料的一種最基本的科學方法,是提供全國基本人口數據的主要來源。
人口是一個國家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國情之一。現代意義的人口普查,是從新中國成立后才開始的。從1949年至今,我國分別在1953年、1964年、1982年、1990年、2000年與2010年進行過六次全國性人口普查。人口普查對于了解和掌握我國人口的基本現狀與變動規律,做好人口管理和服務工作,以及制定經濟社會發展規劃,都具有重大的意義。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人口總量與人口結構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從人口總量來看,從1978年年初的9.497億增加到2019年年底的14.0005億,共增加約4.5億,平均每年增加約1100萬。從人口結構來看,我國城鄉人口比例出現了歷史性的轉折,城鎮人口所占的比重越來越高,新型城鎮化取得了明顯的進展。2019年末,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0.60%,其中城鎮常住人口84843萬人,鄉村常住人口55162萬人,城鎮人口占主體的格局已經形成。在人口素質方面,我國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2019年全國各類高等教育在學總規模達3647萬人,毛入學率達到40%。
人口數量與結構的積極變化是經濟社會發展與轉型的主要動力。由于人口數量的增加,特別是隨著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國的經濟社會已經由投資推動發展模式轉向消費拉動消費模式,消費正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最大動力。2019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1.2萬億元,同比增長8%,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率57.8%,拉動GDP增長3.5個百分點,連續6年成為經濟增長第一推動力。
但是,也必須清醒地看到,我國的人口形勢也面臨著諸多的挑戰。從人口增速來看,我國人口增速下降的趨勢較為明顯。統計數據顯示,2019我國全年出生人口1465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0.48‰。該出生率不僅遠低于階段高點2016年的12.95‰,相比于單獨二孩政策實施之前的低谷11.90‰,同樣不及。如果與1980年代的23.33‰的歷史最高點相比,更是連一半都不到。這一數字也是1978年以來的最低水平之一。在人口出生率下降的同時,我國勞動年齡人口也出現了下降。在1978年的改革開放之初,中國勞動力人口(15-64歲)占總人口的比重為57.9%,2010年達到頂峰73.8%,此后一路下降,2018年降至71.2%。與此同時,我國人口老齡化快速發展。老齡社會的提前到來,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都產生了明顯的沖擊。
以上說明,人口數量與結構的變化,會對經濟社會的發展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因此,在制定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的時候,必須牢牢把握人口這個基本國情。
“十四五”時期,我國處于“兩個一百年”目標的歷史交匯期,也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爬坡過坎”關鍵期,推動經濟發展的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和動力變革任務更加緊迫。在人口發展趨勢方面,必須牢牢把握三個基本要點:一是我國人口數量多的基本國情沒有變。我國作為人口大國,勞動力資源依然豐富,勞動年齡人口總量近9億人,仍有7.7億就業人口。未來五年,這種情況并不會發生根本性改變。龐大的人口規模和中等收入群體的不斷擴大,帶來的是強大的國內消費需求和廣闊的消費市場,這是我國推動實現以過內循環為主、國內國際雙循環發展新格局的基礎和底氣;二是高度重視人口轉折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和新挑戰。特別是人口紅利減少與人口老齡化、流動人口市民化等問題,必須積極應對和主動化解;三是緊緊抓住提高人口素質這個要點,為經濟社會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的人力資源基礎。今后,我國應不斷提高教育培訓水平,促進人口素質的穩步提升。只有如此,經濟社會發展的下一個戰略目標才能順利實現。(責任編輯:王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