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互聯、注意力經濟遷移和非接觸式服務——銀行數字化轉型的三駕馬車
首先,雄厚的網民基礎已是加速銀行數字化轉型的高速公路。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第45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止到2020年3月,我國網民規模為9.04億,網絡購物用戶規模達7.1億,2019年網絡購物交易規模達10.63萬億元。
而據《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20》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我國移動互聯網用戶規模達13.19億,占據全球網民總規模的32.17%。我國已是名副其實的移動互聯網大國。有龐大的網民基礎做支撐,5G商用蓄勢待發,銀行在數字中國戰略引導下發展金融科技,依然是一門前景光明的“好生意”。
其次,注意力經濟已經線上化。十多年前,人們乘坐電梯,因為“無聊”,注意力無處安放,電梯廣告把“無聊”變成“注意力經濟”,成就了巨大商機。如今的人們乘坐電梯,看得更多的應該是手機屏。其實,不光是電梯,現在大一點的孩子們的娛樂活動也從線下轉到線上。“丟手絹”、“跳皮筋”和“霹靂妹妹”等傳統游戲已然很難打動他們了。他們和大人一樣,相當一部分的注意力也放在了電子屏幕前。
再者,肆虐的疫情,加速了包括在線教育培訓、遠程辦公等非接觸服務的發展,銀行的非接觸服務從行業的重視程度到消費者的接受程度,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銀行數字化發展轉型發展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良機。
“一部手機是一個網點”的硬核條件已具備
手機銀行作為銀行數字化轉型的橋頭堡,是各家銀行不惜重金打造的綜合化、線上化、開放化業務平臺。它不僅要承載以前的線下業務,還將承載一個移動網點的職能。這是銀行用戶產生更大需求的陣地,也是銀行深入探尋新成長空間的陣地。
平安銀行原行長邵平曾于2014年就表示,“未來商業銀行一個支行就是一部手機”,從那以后,“一部手機就是一個銀行網點”的觀點得到越來越多的業內人士的認同。
從當下來看,如果說前文提到的互聯網基礎是助力銀行數字化轉型的高速公路,那么銀行自身的硬核條件又有哪些呢?
首先,重點發展手機銀行業務已成行業共識。在銀行看來,手機作為人的重要工具,連接著眾多場景的重要連接器。因此,手機銀行在業務延展、下沉和創新方面有著天然的便利條件。
近年來的銀行年報中,如工商銀行、招商銀行、北京銀行等多家銀行都將“移動優先”定位為發展戰略,攻堅手機銀行功能優化和部分線下業務的承接能力。部分手機銀行的功能已經得到了更大程度的進化。比如,為了提升手機銀行的轉賬額度,蘭州銀行與中國金融認證中心(CFCA)合作,于今年新上線的企業手機銀行,采用“手機盾”方案破解了移動端大額轉賬難題,最高可實現300萬在線轉賬。
其次,移動端金融產品合規發展將促進手機銀行創新發展。為了進一步規范金融科技產品,市場監管總局、人民銀行已經將支付技術產品認證擴展為金融科技產品認證,確定了《金融科技產品認證目錄》,并制定了《金融科技產品認證規則》。
有銀行自己的積極行動,又有金融科技產品標準化等相關政策引導,手機銀行健康快速發展已不是太大問題。
再次,銀行的部分市場環境在變好。從市場環境來看,互聯網理財、網約車、購物等主要由互聯網公司來培育和發展,但后來的環境在發生變化,特別是網貸跑路帶來的一系列道德風險,讓網民們接受了一場較為徹底的互聯網金融風險洗禮。而隨著手機銀行部分功能的優化和培育,已經有部分網民重回了銀行的領地。比如轉賬免手續費,更快捷的互聯網貸款服務等。
另外,隨著銀行與金融科技公司多維度合作的展開,金融云、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的加持,銀行的金融科技實力已經有了較大提升,部分業務滿足用戶需求的能力已經得到更多用戶的認可。
比如與金融科技公司在大數據風控模型方面的合作之后展開的互聯網貸款業務,甚至部分與扶貧相結合的銀行電商業務等都對銀行連接商家業務數據以及C端用戶有較好的促進作用。
坐擁3.3億戶活躍用戶,但促活依然有上升空間
今年7月,中國電子銀行網聯合易觀發布的“手機銀行Q2綜合運營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6月,手機銀行服務應用行業活躍用戶規模為3.3億戶,環比增長3.8%。但就銀行與頭部金融科技公司相比,銀行的活躍用戶規模依然相當落后,互聯網領域里,“贏者多拿”的法則還在鉗制著手機銀行活躍用戶的增長。
雖然,在競爭方面,一個網點很難有多家銀行的服務,但一部手機可以是多家銀行的網點。但銀行需要明白的是,在未來的競合運動中,手機屏幕里的注意力是和所有金融相關應用的競爭。
當然,就促活而言,銀行也面臨著諸多現實問題。比如獲客和促活成本已經較多年前有較大提高。雖然行業的獲客成本一直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不過,大致算下來,現在的獲客成本大約是5年前的3-10倍不等。
因此,手機銀行要想培育和發展高頻場景,需要更多借鑒新形式和新的技術手段,比如目前較為成功的電商促活手段,以及一些合規的大數據精準營銷等。
所謂電商促活,是因為電商可以完成線上場景和企業業務及C端用戶行為等線上數據的聚集,而這些數據不僅能反映企業的經營狀況,幫助行業預判行業發展趨勢,資金需求走向,還可以幫助銀行了解用戶的個人信用等數據。這些數據對幫助銀行優化包括手機銀行在內的金融科技產品有著極大裨益。
而市面上較為成熟的金融科技公司往往是原生的互聯網企業,他們有著多年的線上化經營經驗,對數據的價值利用和合規處理也有了很成熟的應用方案。這些數據不僅可以幫助銀行進行精準營銷,拉新促活,還可以有效配合銀行進行互聯網貸款等業務的風控,防御黑灰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