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的壓力逐漸增大,人也就慢慢地到了“迷惑”的邊緣,無法前進,也難以退后,日子過的多是“糾結”。
白巖松說:“古人常說四十而不惑,可我認為,人到了四十歲之后,卻是最迷惑的時候。”
人到中年,在其他人看來,應該是到了“不惑”之年了。可這個階段是個矛盾的過程,人現今的迷惑,反而是此生以來最大的。為什么這么說呢?就是因為在現今的生活壓力和未來的憂愁兩面夾擊下,人也就手足無措了。
當人過了四十歲這個年齡段后,生活的壓力也就如同潮水一般向人奔涌而來,人難以逃避,只能默默去承受,死扛,硬扛,終究要在咬牙堅持中繼續前進。
這種前進的背后,便是人的未來的鋪墊。你現在能把生活過得怎樣,未來也就會過得如何。很多時候,功在當下。想要晚年過得幸福,兒孫孝順,那么就要養成一些好習慣。
做人務實,為人坦蕩,問心無愧
古語云:“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為人處世,就該像豆腐一樣,方正潔白,可葷可素。要知道,人這輩子最大的本事,便是要到“問心無愧”。
老人常說:“平生不做虧心事,夜半不怕鬼敲門。”人活于世,本就在煩惱中度過。倘若自己的心中經常“忐忑不安”,那么未來的生活又怎能過得自在呢?
人到中年,如何才能洗凈自己身上的煩惱,從而淡然地生活,過日子呢?就是要清白做人,勤勤懇懇去做事,不投機取巧,不做奸佞之人。如此,才能在晚年的時候有所“得”。
古語云:“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
如果秉持“善”心去做人,不僅能贏來屬于自己的“福報”,更能福澤子孫后代。
持家有道,減少爭吵,和氣生財
老話說得好:“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一個“積善”之家,不僅其成員在做人處世上有他們的準則,有“善心”的一面,更在他們的行為舉止上,有他們的“禮節”。
一個爭吵之家,就不是什么“積善”之家。所謂“貧賤夫妻百事哀。”既然已然“悲哀”,又怎能有它的發展和福氣呢?
人到中年最大的成就,就是有一個“和諧安靜”的家庭。因為人的來路和歸途,都是家庭。如果這個家庭和諧美滿,那么晚年的日子也將過得舒適無憂。
所謂“家風萬金”,想要子孫都孝順,那么家庭的風氣就必須好。一個好家風,能福澤千代萬代,而一個壞家風,則連累千人萬人。
中年之迷惑,源于家庭,也止于家庭。倘若家風優良,家庭和諧,夫妻和睦,那么未來的生活也將是“人間好時節”。
默默掙錢,悶聲發財,做人有度
很喜歡一句話:“你賺的錢,都是來渡你的。”
人這輩子最大的底氣是什么?除了平安和健康,那就是“錢”了。小時候,總以為錢是很俗的身外之物。可當人踏入社會后才明白,錢就是萬物的通行證。
想要吃得飽,那么要賺錢;想要穿得好,那么要賺錢;想要家庭幸福,更要賺錢。人的生存的根本,就是錢。而人到中年困惑的根本,也多由錢引起了。
很喜歡一個詞,那就是“悶聲發財”。人生活,就得去賺錢。人要守住那些來之不易的錢財,那就要懂得“悶聲”。
為什么這么說呢?就是因為人賺錢的行為一旦高調起來,就會引起不必要的仇恨和爭執。與其讓小人覬覦,不如事先就有所防備,做人低調。
人到中年,每一分錢財都來之不易,想要守住,就必須做人有度,而且學會“隱藏”。這種隱藏,并非叫人去欺騙別人,而是叫人去保全自己,明哲保身。
倘若連錢都沒了,未來的老年生活又怎能活得出彩,活得有滋有味呢?
未雨綢繆,做好規劃,步步為營
《詩經》有言:“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臨薄冰。”
人活于世,本就如同在薄冰上行走一般。稍不注意,人就會跌入萬丈冰窟之中。如此,做人小心謹慎,步步為營,總是沒有錯的。
而要想做到“步步為營”,就必須把“未雨綢繆”的好習慣放在心中。為什說“未雨綢繆”是人之一生的好習慣呢?就是因為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倘若不有所準備,一切就晚了。
而且,當人到中年的時候,上有父母要贍養,下有孩子要撫育,中間還有家庭要維持日常的花銷,人不做好準備,那就容易“迷茫”。
況且,在老年的養老生活中,你不做好準備,別說容易連累了孩子,更容易連累家庭。生活現實,社會殘酷,任何幸福的好日子,都會留給“未雨綢繆”的人。
別想下雨有人為你打傘,能為自己打傘的人只有自己。別想天黑時有人給你點燈,能為自己點燈的人,只有自己。
保持健康,減少透支,生活有度
俗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久貧家中無賢妻。”
身邊很多長輩,他們年老后躺在病床上,便埋怨,說自己的孩子不孝順,不懂得照顧自己。說自己的老伴不好,寧愿請護工也不親自照顧。
有這種想法的人太多了。可他們事后才明白,人這輩子,倘若自己的健康出了問題,不僅讓自己陷入困境之中,還會連累親人,連累孩子。如此,“久病床前無孝子”便顯得很現實了。
曾遇到一個老人,他感慨地說:“以前以為有錢的時候才是好日子,可等到病倒了,才明白健康的時候才是好日子。”
人到中年,想要晚年幸福,就必須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想要晚年子孫孝順,就必須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如果家庭的某個人健康出了問題,每個人都不會活得幸福和開心。
余生,要讓自己養成幾個好習慣。保重身體,生活有規律,默默地掙錢。如此,才能在晚年過得幸福,才能讓家庭及子孫后輩活得舒心自在。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