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7月28日在京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今年以來公安機關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工作有關情況。
據介紹,隨著信息社會快速發展,以電信網絡詐騙為代表的新型犯罪持續高發,已成為上升最快、群眾反映最為強烈的突出犯罪,呈現出案件持續高發多發、網絡詐騙迅猛增長、詐騙窩點快速轉移、作案群體逐步泛化、黑灰產業日益泛濫等特點。
貸款、兼職刷單、冒充客服退款、虛假購物、冒充公檢法成為當前5類高發電信網絡詐騙。
大家知道如何防范這5類高發電信網絡詐騙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下。
貸款類詐騙
不法分子在網上購買借貸App的源代碼,設置“凍結”、“銀行卡異常”、“審核不通過”等情況,再通過審核不嚴格的分發平臺發布釣魚APP。之后在各個渠道大量發布貸款廣告,承諾超低利率超高金額等吸引囊中羞澀的人上鉤。受害人下載APP之后,就會制造各種麻煩誘騙受害人繳納保證金、介紹費等,實施詐騙。
網警提醒
網貸一定要選擇知名大平臺,并且選擇在各大應用市場內下載使用。相比來路不明的分發平臺鏈接,應用市場對上架APP的審核更加嚴格,能夠隔離絕大多數騙子仿冒的釣魚網貸APP。
兼職刷單類詐騙
關于刷單兼職,目前主要有以下幾種“套路”:第一種是小額報酬引誘上鉤,后續騙取大筆金額。第二種是利用商家代付功能發送收款鏈接或者二維碼,直接劃走受害人的財產。第三種是謊稱系統問題,接連“套路”受害人的財產。第四種是表面為刷單做任務,實則騙取受害者的信息進行第三方貸款。
網警提醒
刷單本就是違法行為,所有刷單都是詐騙。
冒充客服退款類詐騙
騙子通過非法途徑獲得受害人的電話和購物信息(如快遞信息泄露等),并致電或短信告知受害人,能詳細說出受害人的個人信息等內容。謊稱其購買的貨物有問題需要申請退款,并讓受害人添加“官方客服”微信。用受害人支付信用不足無法到賬等借口,一步步誘使受害人轉賬或者從互聯網借貸產品中貸款給對方。
網警提醒
遇到這類詐騙,一定要認真核實對方身份,可以聯系電商平臺客服或在線聯系網店客服確認是否有退款。電商平臺的官方客服不會添加你的微信好友,一切操作請在該平臺進行,讓你操作轉賬或者借唄這類借貸產品的一定是騙子。
虛假購物類詐騙
犯罪分子開設虛假購物網站或淘寶店鋪,一旦事主下單購買商品,便稱系統故障,訂單出現問題,需要重新激活。隨后,通過QQ等聊天軟件發送虛假激活網址,受害人填寫好淘寶賬號、銀行卡號、密碼及驗證碼后,卡上金額即被劃走。
網警提醒
購買商品要到正規商店或正規電商平臺。切記,誘餌再大絕不脫離平臺交易,拒絕所有私下付款,嚴格遵守平臺交易流程。
冒充公檢法詐騙
騙子使用各類通訊工具與被害人聯系,自稱公安局的民警、檢察院的檢察官、法院的法官的騙子,告訴被害人“攤上事兒了”,通話中經常會出現傳票、通緝、洗錢、走私、販毒、身份被冒用犯罪等關鍵詞,并且很“關注”被害人的錢、財產情況,要求被害人安裝用途不明的App、登錄指定的網站填寫信息、申請網貸、掃碼付款、提供短信驗證碼等繁瑣的配合工作。
網警提醒
公檢法人員絕對不會通過電話、微信通知你核查資金、將錢款轉移到“安全賬戶”,更不會讓你上網瀏覽自己的通緝令或者逮捕令,或者將此類材料郵寄到個人手中。凡通過電話、短信等要求進行轉賬、匯款、資金核查操作的都是詐騙,切記不相信、不轉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