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有個詞比較火,經濟內循環,或者叫經濟雙循環。
目前經濟的大方向是,經濟雙循環,以內循環為主,外循環為輔。
同時,最近對樓市的調控好像格外的嚴,僅僅上半年,高層有關樓市的調控會議就開了好幾個,最近這一次,還拉上10個城市一起談。
總體的意思就是:房住不炒,任何時候這個政策都要執行,嚴防資金流向房地產,嚴防炒房行為。

關于這一點,有很多地產行業的專家都表示不明白,這個經濟的特殊時期,讓房地產拉動一下經濟不好嗎?
凡是這樣講的人,只能是沒有明白經濟內循環和外循環的要害之處。
01
經濟外循環
經濟外循環是建立在全球化的基礎上,整個市場是全球流動的。
國內經濟靠的是投資、消費、出口,這三駕馬車。
因為消費和出口均處于正向拉動,對GDP的貢獻度要過半,這個時候還是有錢投向房地產的。
所以,外循環的時候,房地產在投資拉動的占比較高,這還可以理解,盡管對實體和消費都有一定的抽血效應,但經濟正常運轉倒還能接受。

02
經濟內循環
為什么叫經濟內循環?
就是因為,全球化受損,世界市場不在流通,那么傳統的三駕馬車,就只有投資和消費了,進出口已經退出拉動經濟的行列。
在只有投資和消費拉動的情況下,市場上一定沒有多余的錢給房地產!

為什么這么說?
01
投資多,都比房地產重要
首先,投資領域目前有更多的涉及到國計民生的重要領域都要去投錢,現在已經是第四次工業革命了,這次的核心技術是人工智能和通訊及大數據。
跟這些相關的新基建內容太多了,5G通信、大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等方向,以及與此相關的基礎配套產業,比如芯片、操作系統等,都需要大量的投資。
那么,衡量房地產與新基建孰輕孰重,一目了然。
02
房地產嚴重透支消費
其次,目前消費依然不是很景氣,人們預期的下降,導致消費水平一直沒有恢復到很高的水準,而消費拉動經濟的占比又很高。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任由房地產過多的占用資金,后果嚴重:
一方面影響了新基建投資,對實業經濟發展,產生虹吸效應。
一方面對消費恢復有削減作用,繼續透支人們的消費和未來信用,對經濟發展傷害巨大。

【結語】:經濟內循環,一定是有錢用在刀刃上,真沒有多余的錢給房地產!